次韵酬郭子功行次新林见寄
感君故意长,赴我同襟期。
愧无芳兰美,叨沐清风吹。
舒文振颓波,岁莫起我思。
大鹏息六月,饮啄宜天池。
如何偕鹪鹩,深林安一枝。
固穷颜如丹,欲老头未丝。
元凯承华勋,正值休明时。
脱身事幽讨,徒使余心悲。
况当雪纷纷,更得新林诗。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感谢您的情深意长,共度我们志同道合的时光。
惭愧我不能展现芬芳之美,却还能沐浴在您的清风之中。
您舒缓了世俗的浮躁,年末时分唤起我的思念。
如同大鹏鸟休憩于盛夏六月,饮水啄食适宜在天池。
如何与鹪鹩共舞,深林中拥有一枝之安?
身处困境仍面带赤红,老年将至头发尚未花白。
元凯秉承着辉煌的事业,正好遇见这美好的时代。
为了探索隐秘而离开尘世,只让我内心感到悲伤。
更何况在此白雪纷飞的季节,我又得到了这首新林的诗篇。
去完善
释义
1. 次韵:依照原诗的韵脚和韵律来创作新的诗词。
2. 郭子功:唐朝的一位诗人,与作者是好友关系。
3. 新林:地名,位于唐代江西境内。
4. 赴我同襟期:响应我的邀请,与我共度美好时光。
5. 芳兰美:比喻美好的德行和高尚的品质。
6. 清风吹:喻指君子之交的清白情谊。
7. 舒文振颓波:书写文章鼓舞人心,唤起人们的思考。
8. 岁莫起我思:岁末之时引起我的思念之情。
9. 大鹏息六月:化用庄子《逍遥游》中的大鹏鸟故事,指高洁之士在六月炎热的天气中寻找栖息地。
10. 饮啄宜天池:饮水觅食适宜于在天池一带生活。这里借指郭子功的生活品性高雅。
11. 偕鹪鹩,深林安一枝:表示自己愿意像鹪鹩一样,在深山密林中找到安身之处。
12. 固穷颜如丹:坚守贫穷生活,容颜依然红润。
13. 欲老头未丝:头发虽然逐渐变白,但是仍然充满生机。
14. 元凯:杰出的人物,这里指郭子功。
15. 承华勋:继承朝廷的重任。
16. 休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
17. 脱身事幽讨:摆脱世俗之事,寻求隐逸的生活。
18. 徒使余心悲:只是让我心中感到悲伤。
19. 况当雪纷纷:更何况大雪纷飞的时候。
20. 更得新林诗:得到来自新林的好友的诗歌作品。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黄履写给友人郭子功的唱和之作。全诗语言清新,情感真挚,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情。
首联“感君故意长,赴我同襟期”,诗人以感谢的语气表达了郭子功对自己的深情厚谊和志同道合的友谊。“故意长”指郭子功对诗人的关怀和理解,“同襟期”则暗示了两人之间的心灵相通。
颔联“愧无芳兰美,叨沐清风吹”,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没有郭子功那么美好的品质,只能沐浴在他那清风般的高尚情操中。这里用“芳兰”比喻郭子功的美好品质,用“清风”来赞美他的高尚节操。
颈联“舒文振颓波,岁莫起我思”,诗人描述了郭子功的文章如何提振萎靡的精神,即使是在岁末之时也能激起自己的思考。这里的“舒文”指的是郭子功的文章,“颓波”象征诗人内心的消沉情绪。
尾联“如何偕鹪鹩,深林安一枝”,诗人感叹自己如何能像郭子功那样在纷扰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这里的“鹪鹩”是一种善于在树林中筑巢的小鸟,象征着郭子功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黄履所作,创作于1180年左右。在这一年代,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表面上国泰民安,但内部矛盾重重,政治腐朽,民生困苦。
黄履作为一个正直的官员,对此深感忧虑。他在一次出行途中,看到了百姓生活的艰难困苦,不禁感慨万分,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诗中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以及对民生疾苦的关切。
在这段时间里,黄履的人生际遇颇为坎坷。他曾任吏部尚书,后因与权臣不和而被贬谪至地方。尽管遭遇挫折,但他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关心国家兴亡,关注民生疾苦。这首《次韵酬郭子功行次新林见寄》就是他在这一时期心境的写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