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华阳刘法师

标题包含
送华阳刘法师
餐霞积金峰,行年五十六。 身轻旷世龟,眸莹新生犊。 偶乘飞凫来,就我簷下宿。 倾盖如久要,片言会心曲。 嗟余亦何有,所慎止能烛。 乍聆屑霏霏,虚室增兰馥。 僊经累万卷,学者纷麻粟。 大车循垣途,几人契华毂。 赤水遗玄珠,离智不能烛。 延章洞秋石,应手黄芽熟。 先生得何深,清名达尧屋。 优诏辞窐衡,太平高逸躅。 阴功期三千,余事付神箓。 腊穷一雨清,归兴蔼幽谷。 安期枣如瓜,茅君术比玉。 临行笑遗余,可返鬓毛绿。 屈眴文兜绵,团虬色浮粥。 聊将报齐桃,不俟从季卜。 白云暂去来,碧岭本无辱。 预为明月思,可望不可掬。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金山峰上享用霞光美食,年纪已五十六。 身姿轻盈如同远离世俗的灵龟,眼眸明亮犹如初生的小牛。 偶尔乘坐仙鹤来到我的屋檐下留宿。 相见畅谈,仿佛是久违的老朋友,只言片语便已经领会彼此的心意。 唉,我又能有什么呢?我所珍视的只有蜡烛般光明的品德。 突然间听到窗外细碎的声音,那像是兰花的芬芳在虚空中飘荡。 仙人留下的经书多达数万卷,学者们纷纷从中学习,像芝麻一样繁多。 许多人都沿着墙壁前行,但能够领悟其中奥妙的却屈指可数。 赤水河畔遗留着神秘的宝珠,普通人却无法发现它的光芒。 周义阳讲解洞中的秋石,只需轻轻一击便能得到炼成的丹药。 这位先生(指周义阳)究竟有多深的修行?他的名声甚至传到了皇帝的宫殿。 受到皇帝诏令的礼遇,辞去了官职,过上了太平盛世的高尚隐逸生活。 他因善行积累的功德期望达到三千,其余的事务则交给了神灵的符箓。 寒冬已过,一场雨后山间变得清澈明净,回归山林的心情愈发强烈。 安期的枣子大如瓜果,茅君的仙术更胜宝玉。 临走时他们笑着把这两样东西送给我,能使我返老还童,满头黑发。 戴上兜绵制成的头巾,面色红润如同粥里的团龙。 这些仅仅是用来回报他们的恩情,不需要再请占卜师帮忙了。 白云暂时离去又回来,青山绿水本来就没有什么玷污。 提前为明月的思念做好准备,虽然期盼却无法用手捧起。
去完善
释义
1. 华阳:古县名,位于今陕西省勉县一带。 2. 刘法师:刘姓的道士或僧人,具体人物不详。 3. 餐霞:指修炼养生之道。餐,动词,吃;霞,道教中的霞举之气。 4. 金峰:金山之峰,这里可能指的是华山的北峰。 5. 行年五十六:作者在诗中自述年龄为五十六岁。 6. 旷世龟:比喻长寿的人。旷世,长久的时间;龟,古代用作长寿的象征。 7. 眸莹新生犊:形容眼睛明亮如新生的小牛。眸,眼珠;莹,光亮;新生犊,刚刚出生的小牛。 8. 飞凫:飞行的野鸭,这里可能是指神仙乘坐的工具。 9. 簷下宿:在屋檐下过夜。 10. 倾盖如久要:初次见面就像老朋友一样亲密无间。倾盖,指车盖相接,比喻朋友相遇;久要,长时间的朋友。 11. 所慎止能烛:只能谨慎地照亮自己的道路。所慎,所要谨慎对待的事;止,仅;能烛,能够照亮。 12. 聆屑霏霏:聆听细微的声音。聆屑,聆听;霏霏,细小的声音。 13. 虚室增兰馥:空房子里增加了兰花的香气。虚室,空房子;增,增加;兰馥,兰花的香气。 14. 僊经累万卷:神仙的经书累积起来有上万卷。僊经,神仙的经书;累,累积;万卷,形容数量很多。 15. 大车循垣途:大车沿着墙壁行驶。大车,比喻志向远大的人;循,沿着;垣途,墙壁的道路。 16. 契华毂:与荣华富贵相契合。契,符合;华毂,华丽的马车,这里用来象征荣华富贵。 17. 赤水遗玄珠:赤水中遗失了神秘的珍珠。赤水,传说中的河流;遗,遗失;玄珠,神秘的珍珠。 18. 延章洞秋石:延章山洞里的秋天景色。延章,山名;洞,山洞;秋石,秋天的景色。 19. 黄芽熟:黄色的嫩芽成熟。黄芽,黄色的嫩芽。 20. 尧屋:尧舜时代的房屋。尧,传说中的古代君主。 21. 优诏:褒奖的诏书。优,褒奖;诏,皇帝的命令。 22. 太平高逸躅:太平盛世中高尚的隐士。太平,国家太平;高逸躅,高尚的隐士。 23. 阴功期三千:积累阴德期待达到三千年的寿数。阴功,阴德;期,期待;三千,古人认为人的寿命可以达到三千年。 24. 神箓:神奇的符录。 25. 腊穷一雨清:冬末一场雨后显得格外清新。腊穷,冬末;一雨清,一场雨后显得格外清新。 26. 安期枣如瓜:安期岛上的枣子像瓜果一样大。安期,传说中的仙岛;枣如瓜,枣子像瓜果一样大。 27. 茅君术比玉:茅山道士的法术如同美玉一般珍贵。茅君,茅山道士;术比玉,法术如同美玉一般珍贵。 28. 屈眴文兜绵:屈眴花纹的帽子。屈眴,花纹;文,装饰;兜绵,帽子。 29. 团虬色浮粥:虬龙般的颜色漂浮在粥上。团虬,形容粥的颜色;色浮粥,颜色漂浮在粥上。 30. 聊将报齐桃:暂时用桃子作为报答。聊,暂时;报齐桃,报答别人的桃子。 31. 不俟从季卜:不用等待别人的预测。不俟,不需要等待;从季卜,听从别人的预测。 32. 白云暂去来:白云暂时离开又回来。 33. 碧岭本无辱:青山绿水并没有受到玷污。碧岭,青山绿水;无辱,没有受到玷污。 34. 预为明月思:提前为明月的出现做好准备。预为,提前做好准备;明月思,明月的出现。 35. 可望不可掬:可以看到却无法触摸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与华阳刘法师的对话中,感受到对方学识渊博、修为高深的形象,诗人借此表达了对自己学问的自省以及对刘法师的高度赞扬。 首联“餐霞积金峰,行年五十六”描述了刘法师的生活环境和年龄,寓意着他常年在山川之间修行,积累了丰富的知识。颔联“身轻旷世龟,眸莹新生犊”进一步描绘了他的精神风貌,突出其轻盈的身姿和明亮的眼神,传达出他超脱世俗的形象。 接下来的四联,诗人通过讲述与刘法师交谈的过程,突显出对方的学识渊博和对道学的理解程度。同时,通过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展示出诗人对其个人品质的赞誉。颈联“仙经累万卷,学者纷麻粟”以比喻的方式表现了刘法师对道学研究的深度与广度;而尾联“安期枣如瓜,茅君术比玉”则隐喻了刘法师具有高人一等的能力和智慧。 最后四联抒发了诗人的感慨,一方面表示了对刘法师高深学问的认可,另一方面也流露出自己对于学习的反思和醒悟。 总的来说,该诗通过对刘法师形象的描绘,展示了诗人追求真理、矢志修行的决心,同时也揭示了人应不断自省,努力提高自身的品质与修养。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华阳刘法师》是明代诗人黄履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创作于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年),当时的黄履正值中年,因官场失意而寓居金陵(今南京)。在这段时间里,他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其中包括刘法师。 当时明朝正处于社会动荡时期,宦官权势熏天,政治腐败严重。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文人士大夫选择了避世隐逸,寻求心灵的慰藉。黄履与刘法师等人在金陵相聚,共度了一段美好的时光。然而,刘法师即将离开金陵,前往华阳地区传教,黄履为此作诗送别。 在诗中,黄履表达了与朋友离别的惆怅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在这一时期的隐逸生活和对时事的不满。他以道家哲学为基础,强调人生的无常和短暂,主张顺应自然,追求心灵的解脱。这些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反映了文人对于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批判。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