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次韵和正仲游华严此君亭

标题包含
次韵和正仲游华严此君亭
邂逅相遇三诗翁,适我愿兮江之东。 每乘高兴即同赋,矧值修竹华严宫。 迫穷收弃势相远,交我以淡情何重。 古来金石论贤达,应求本自声气同。 清晨登此亭,亭前罗层峰。 浮云开白日,金影升珠栊。 高标不逐四时变,翠色可夺千葩红。 一日无此君,子猷啸咏已不浓。 清风飒然至,渊明喜动羲人容。 化龙况是葛陂杖,待凤幸列朝阳桐。 伶伦裁嶰谷,律吕因雌雄。 太和尚可致天地,烦想岂特疏心胸。 下逮汉蔡邕,取椽制笛柯亭中。 与夫皮为冠兮叶为酒,皆自荆阳之贡东南之美兮,冒霜停雪拂景云而萦惠风。 吾曹对此但欲适清乐,不学渭川之人兮资千亩以敌万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碰巧遇见三位诗人,恰好符合我的心意,来到了长江的东边。 每当兴致高昂时便共同吟咏诗篇,何况我们身处环境优雅的竹林和华严宫殿呢。 在困境之中,我们逐渐远离世俗的纷扰,相交甚淡却情深意重。自古以来,对于贤能之士的评价如同金石之声,他们都具有共同的气质和品格。 清晨登上这座亭子,亭子前方的山峰错落有致。云雾散开,太阳升起,金色的光影映照在亭子的珠帘上。 山峰的高度不会随四季变化,翠绿的颜色足以胜过千朵红花。一天没有这位朋友相伴,子猷的啸咏之声也不再浓厚。 清风吹拂而至,陶渊明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化身为龙的葛陂杖已经存在,等待凤凰的朝阳桐也在其中。 伶伦裁剪嶰谷,根据雌雄之音创造出音乐旋律。太极大师能贯通天地,繁杂的思绪怎能扰乱我们的心胸。 说到汉代的蔡邕,他取材于柯亭中的屋梁制作了笛子。无论是制作皮帽还是叶子制成的酒,都来自于荆阳地区的贡品,它们美轮美奂,就像秋天的云朵和春风一样宜人。 我们对于这些美好事物只希望能享受清净的乐趣,不必学习渭川之人,用成千上万的财富去换取心灵的安宁。
去完善
释义
1. 邂逅:指偶然的、没有期待的相遇。 2. 三诗翁:这里可能指的是三位诗人朋友。 3. 适我愿兮江之东:江之东可能指长江下游一带地区。 4. 乘兴:随兴致或兴趣,乘着兴致。 5. 修竹:修长竹子。 6. 华严宫:华严宗的寺庙或者道观。 7. 迫穷:被压抑贫困的生活状况。 8. 金石论:金石之声,用以形容诗句音乐性的和谐美妙。 9. 声气同:有共同的志趣或追求。 10. 罗:罗列、陈列。 11. 珠栊:华美的建筑装饰,如琉璃瓦等。 12. 高标:高尚的品质或节操。 13. 不浓:不够浓烈。 14. 清风:清凉的风。 15. 渊明:陶渊明,东晋末期的诗人。 16. 律吕:古代乐律名词,音阶的高低。 17. 嶰谷:古代传说中的山谷名,被视为音乐的发源地。 18. 太和尚:太守和尚,可能指作者的朋友或老师。 19. 天地:这里指自然景色和人间生活的结合。 20. 汉蔡邕:东汉时期的文人。 21. 柯亭:古地名,位于今中国江西省景德镇市。 22. 皮为冠:指使用竹子制作帽子。 23. 叶为酒:用竹叶制成酒。 24. 荆阳:荆州和扬州,古代中国的地理区域。 25. 贡东南之美:指荆州和扬州向中央政权进贡地方特产。 26. 冒霜停雪:顶着风霜雨雪。 27. 拂景云:接近高空中的彩云。 28. 萦惠风:感受和煦的微风。 29. 渭川之人:指在渭水河畔从事农业劳作的人们。 30. 资千亩以敌万锺:用一千亩地的产出去换取一万斤粮食。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游华严此君亭的诗,诗人在游玩过程中,邂逅了三位诗友,大家兴致盎然地一起赋诗。诗人借赞美修竹和华严宫的美景,表达了自己与世无争、淡薄名利的人生态度。他以清晨登亭所见景象开篇,描绘了层峰叠嶂、浮云白日的美景,以及竹子的翠绿和花卉的红艳。接着,诗人提到了子猷(王徽之)、渊明(陶渊明)、化龙(达摩)等历史人物,强调了他们与竹子相关的典故,表达了竹子的美好品质。最后,诗人通过对比自己和渭川之人,表达了自己的隐逸之志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雅的审美情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次韵和正仲游华严此君亭》,是宋代诗人黄履的作品。诗中的“此君”指的是竹子,这是中国文学中的一个常见意象,代表着君子之风和高尚品质。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竹子的坚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创作时间方面,据学者研究,这首诗很可能创作于公元1170年左右,即南宋时期。这个时期的中国正处于宋金对峙的历史阶段,战争和政治斗争频繁。 在黄履的人生际遇方面,他早年以科举进入官场,担任过秘书省校书郎、国子监博士等职位。但在仕途上并不得意,曾多次被贬谪。这使他有机会接触到民间生活,也更深刻地体会到人生的酸甜苦辣。这种人生经历使他的诗歌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时代背景方面,南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文化繁荣期,诗歌创作尤为活跃。这一时期的文人骚客们常常通过诗歌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探索。黄履的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表达了他在逆境中依然保持乐观态度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