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李季兰
古岸新花开一枝,岸傍花下有分离。
莫将罗袖拂花落,便是行人肠断时。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古老河岸旁新开的花朵独立一枝,河岸旁的花儿下人们在此道别。请不要用衣袖去触碰飘落的花瓣,因为这正是行人离别的伤心时刻。
去完善
释义
1. 古岸:古代的水边或渡口。这里指诗人与朋友别离的地点。
2. 新花:刚开的花。这里指春天盛开的花朵。
3. 开一枝:比喻朋友间离别的场景。
4. 岸傍花下:河边花下的地方,这里指诗人与朋友别离的地方。
5. 分离:离别。这里指诗人和朋友的分别。
6. 莫将罗袖拂花落:不要用手中的衣袖去拂去飘落的花朵。
7. 便是行人肠断时:这时的离别场景让人倍感悲伤。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名为《别李季兰》,是唐代诗人朱放所作。诗中描绘了别离时的情景和氛围,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与李季兰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首句“古岸新花开一枝”,描述了一幅岸边新生花朵的画面,为整首诗营造了一种清新自然的氛围。同时,这朵花也象征着诗人和李季兰之间深厚的友谊。次句“岸傍花下有分离”,则揭示了诗人即将与友人离别的现实。
三、四两句“莫将罗袖拂花落,便是行人肠断时。”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他提醒李季兰不要挥动罗袖拂去花瓣,因为此刻的离别正是令人肝肠寸断的时刻。这两句不仅表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深刻体验,还展示了其对自然景观的独特观察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别李季兰》是唐代诗人朱放在安史之乱后创作的一首离别诗。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友人李季兰分别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感伤。创作时间是唐朝中期(公元8世纪),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鼎盛时期,但在诗人生活的时期,却面临着安史之乱的困扰,国家和社会的动荡不安为诗人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创作这首诗歌的时候,朱放正处在一个人生的转折期。他曾在朝为官,后因战乱而辞官回乡。在这段时期,他与友人李季兰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然而,随着战乱的蔓延,他们不得不分离。因此,这首诗歌既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反映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故乡的思念。
同时间段内,唐朝的社会经济和文化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然而在表面繁荣的背后,却潜伏着严重的社会矛盾和政治危机。安史之乱的爆发,使唐朝的国力受到严重削弱,人民生活困苦,国家政治腐败。这种时代背景,为诗人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使得他们的作品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深刻的现实意义。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