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陵留别
别离非一处,此处最伤情。白发将春草,相随日日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分离不是一次,这次最令人伤心。白发与春草相伴,一天天增长。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毗陵:古代地名,位于今江苏省常州市一带。
2. 春草:春天里生长的草。
去完善
赏析
《毗陵留别》是唐代诗人朱放的一首离别诗。毗陵,今江苏常州。此诗描绘了作者在毗陵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景和心情。
首句“别离非一处,此处最伤情”,点明了离别的地方,以及此处带给作者的伤感之情。别离虽有多处,但此地留给诗人的感受尤为深刻。第二句表达出朱放在这个地方经历了生离死别的场面,情感波动强烈,这种痛感难以言表。
紧接着的“白发将春草,相随日日生”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那无法抑制的哀伤情绪如同白发一样在春天的草丛中滋生蔓延,时时刻刻伴随着诗人的心灵。这里诗人巧妙地将哀伤的白发比作春日里不断生长的青草,强调了离别之情随时间推移而愈发强烈,同时寓示着离别的悲哀犹如四季轮回、日月更迭般成为生活中必然存在的现象。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具体可感的形象表现出诗人在别离时的深沉情感,通过象征性的手法传递出了别离之痛的普遍性和持久性。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毗陵留别》是唐代诗人朱放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与朋友离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以及对自己漂泊不定、无法安稳生活的无奈。
朱放生于唐玄宗时期,此时唐朝的国力虽然雄厚,但社会矛盾已经逐渐显现。作为一个有才情的诗人,朱放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并未得到重用,只能四处游历,以诗抒发内心的感慨。
在与友人告别时,朱放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毗陵留别》。在这首诗中,他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命运的感慨。通过描绘离别时的场景,朱放传达出对朋友的不舍之情,以及对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这种情感深深地打动了读者,使这首诗成为了中国古代送别诗中的佳作。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