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邓侍郎再和予亦再答

标题包含
邓侍郎再和予亦再答
烟雨凄迷主簿峰,伤心蕙帐十年空。 梦魂吴蜀千山隔,归路湘江一水通。 庄舄相看均是客,虞卿何事独嗟穷。 天涯邂逅诚多幸,许挈诗囊入社中。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高斯(Gauss,1777年4月30日-1855年2月23日),全名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Carl Friedrich Gauss),是一位德国数学家、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他是历史上最重要的数学家之...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烟雨笼罩下的主簿峰显得格外凄凉,让人感叹这十年来一直空无一人的蕙帐充满忧伤。 梦境中的吴蜀两地虽然千山阻隔,但在归乡的路上,湘江的一水之宽却轻易相通。 我们如同庄舄一样都是过客,为何只有虞卿独自感叹贫穷呢? 能在天涯偶遇确实很幸运,我愿带着我的诗集加入你们的社团。
去完善
释义
1. 烟雨:指像烟雾那样的细雨。 2. 凄迷:形容景象或景色暗淡,使人心生凄凉。 3. 主簿:古代主管文书的小官吏。 4. 蕙帐:此处意为官署。 5. 吴蜀:吴国和蜀国,这里泛指江南地区。 6. 千山:很多山,这里形容距离遥远。 7. 湘江:湖南省的主要河流,流经长沙,古称湘水。 8. 庄舄:战国时期越国的贤士。 9. 虞卿:战国时期赵国的大臣。 10. 诗囊:装诗稿的袋子。
去完善
赏析
《邓侍郎再和予亦再答》赏析: 这首诗以烟雨、主簿峰等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凄迷的氛围,传达出诗人对往事的感伤之情。接着,诗人以“伤心蕙帐十年空”来表达自己对过去的惋惜与怀念,这种情感如烟雾般弥漫于整首诗中。 接下来,诗人通过“梦魂吴蜀千山隔,归路湘江一水通”来展现自己的思乡之情。这句诗用梦魂跨越千山万水来形容对故乡的思念,表达出诗人身处异地,心系家乡的渴望。同时,他借湘江之水喻指回归故里之路,表达了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回到家乡的心愿。 随后,诗人提到庄舄、虞卿两位历史人物,通过他们的遭遇来引发自己对命运的思考。诗人认为,虽然大家都是过客,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和境遇,无法相互替代。这使得读者在品味诗意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个人命运的哲思。 最后,诗人以“天涯邂逅诚多幸,许挈诗囊入社中”作结,表达了对知己相遇的感慨和对诗歌创作的执着。这句话意味着诗人在遥远的地方遇到知音是一种幸运,愿与对方分享诗囊,共同探讨文学之美。诗人以此表达出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诗词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邓侍郎再和予亦再答》是南宋诗人高斯得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末年,即公元1250年左右。 在这段时间里,中国正处于蒙古帝国南侵的危机之中。南宋政权岌岌可危,内外交困。当时的朝廷腐败无能,民生疾苦,许多知识分子纷纷投笔从戎,或寻求政治改革。高斯得作为一位关心国家命运的士人,忧国忧民,他写下这首诗,表达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之情。 邓侍郎可能是指邓光荐,他是南宋的一位官员,与高斯得有诗文之交。邓光荐曾以诗作回应高斯得的诗,因此高斯得在这首诗中再次回应邓光荐。他们通过诗歌交流思想,表达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 总的来说,《邓侍郎再和予亦再答》这首诗是在南宋末年内外交困的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民族前途的深深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