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石舍人入西阁见紫薇花盛开
西台重见紫薇花,天上时时好物华。
人向药阶升禁掖,路从桃水入仙家。
香英半落风前酒,高艳遥烘日际霞。
却忆后斋浓睡觉,芝泥初熟午阴斜。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西台的紫薇花再次盛开,天空中总是充满了美好的景象。人们走向皇宫禁地,道路从桃花水边通向仙境。花香随风飘散在酒杯之中,高高的艳丽映照出天际的霞光。回想起在后斋睡意正浓的时刻,灵芝般的泥土刚刚熟透,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影子。
去完善
释义
1. 西台:此处指唐代长安西内苑中的百尺楼,后用以代指皇宫。
2. 紫薇花:即紫薇,一种落叶小乔木,夏季开红紫色或白色小花,秋天叶变红。
3. 物华:美好的景物。
4. 药阶:指通往皇宫的道路。
5. 禁掖:古代宫城西侧的门,此处借指皇宫。
6. 桃水:传说中的仙源河流名,此处以之形容皇宫的宁静与美好。
7. 高艳:指紫薇花的高贵艳丽。
8. 日际霞:阳光映照下的彩云。
9. 后斋:书房或学舍。
10. 浓睡觉:深沉的睡眠。
11. 芝泥:指紫微花的紫色花瓣。
12. 午阴斜:指午后阳光的柔和。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述友人赴任朝廷重臣时所见之景的诗词。诗人以天上的“物华”作为对比,突显出人间的美好景色。通过描绘药阶、桃水和仙家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在政治生涯中所取得的成就的期许和赞美。在描写紫薇花的同时,又通过提到风前的香英和日际的高艳烘托出诗人的喜悦心情。最后诗人回忆了与友人相处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于未来友人在官场的期待和祝福。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送石舍人入西阁见紫薇花盛开》,是北宋著名文人胡宿在宋仁宗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年)所作。当时正值北宋盛世,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繁荣,诗人在朝廷担任左司谏等重要职务,积极参与国家政务。
在此时期,胡宿经历了宦海浮沉、世事沧桑。他曾任御史台推官、度支判官等职,因为才学出众,深得上司和皇帝的信任。然而,他也曾遭遇排挤,被贬至外地任职。尽管如此,胡宿仍然保持着积极的心态,关注民生,为国家献策献力。
这一时期的社会背景是北宋经济的繁荣与科技进步,尤其是在文化方面,科举制度得到发展,士人阶层受到重视。此时,诗歌创作成为文人士大夫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重要途径。胡宿作为北宋文人中的佼佼者,他的诗歌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在这首《送石舍人入西阁见紫薇花盛开》中,他以紫薇花的盛开为主题,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