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窗碧桃
铜瓶只插碧桃花,日对幽人静不哗。
为尔细观冰雪艳,就中便觉牡丹夸。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翠绿花瓶里只插着碧桃花朵,每天面对着这沉静的人儿它都不再喧闹。因为你看那纯净美丽的冰天雪地,在其中更显得牡丹的艳丽与夸大。
去完善
释义
1. 铜瓶:铜制的瓶子,这里指装水的瓶子。
2. 只:仅仅,只有。
3. 碧桃花:即碧桃,一种观赏性桃花,花呈淡红色或白色。
4. 日:每天。
5. 幽人:远离尘世的人,指隐士或者闲居之人。
6. 静不哗:形容环境静谧无声。
7. 为尔:为你,这里指的是碧桃花。
8. 细观:仔细观看。
9. 冰雪艳:形容花朵洁白如雪,艳丽如画。
10. 就中:在其中,这里是说在碧桃花和其他花相比的情况下。
11. 牡丹:是一种观赏性的花卉,被誉为“花中之王”,以其大而艳的花朵著称。
12. 夸:夸赞,赞扬。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卷,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表达,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思考。“铜瓶只插碧桃花”描绘出诗人生活中的一个场景:一只铜瓶里插着盛开的碧桃花。这既是诗人生活中的一个细节,也象征着诗人的心境,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接下来的“日对幽人静不哗”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个场景的宁静氛围,使人们仿佛能够感受到诗人在这个环境中内心的平静与宁静。
诗的后面两句“为尔细观冰雪艳,就中便觉牡丹夸”是对碧桃花更深入的欣赏和赞美。诗人通过对碧桃花细致的观察,发现它在冰雪中的艳丽,从而产生了对牡丹花些许夸张美的反思。这两句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观察,又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哲学的深入思考。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诗词艺术的独特理解和把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书窗碧桃》是南宋诗人陈文蔚的一首描绘春日美景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的南宋时期。
在诗人所处的时代,南宋正处于金兵入侵、国土分裂的动荡时期。尽管面临着家国之忧,但诗人仍以乐观的心态面对人生,通过诗歌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在诗人的个人经历方面,陈文蔚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他曾在朝廷任职,后因战乱辞去官职,回到家乡专心从事教育和诗歌创作。他的诗歌作品多以田园生活为主题,反映了南宋文人隐逸避世的思想倾向。
在时代背景方面,南宋时期的文学发展受到了理学的影响。理学家们强调儒家伦理道德和修养身心的重要性,这种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创作风格。因此,在这首《书窗碧桃》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其对和谐社会和美好人生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