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吏部孙员外济
天子爱贤才,星郎入拜来。明光朝半下,建礼直初回。
名带含香发,文随绮幕开。披云自有镜,从此照仙台。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皇帝喜爱有才之人,星星一般的官员们纷纷前来拜见。在明亮的晨光中,他们开始工作,然后在建礼楼刚刚回来。他们的名声随着香气传播开来,文章如同锦绣一样美丽。他们的才华如同镜子一般,照亮了仙人的舞台。
去完善
释义
1. 天子:指皇帝;
2. 星郎:对尚书郎的美称,这里指吏部侍郎;
3. 明光:明光殿,汉代宫殿名,这里借指唐朝皇宫;
4. 建礼:即建礼门,唐大明宫西廊门名,靠近尚书省官署;
5. 含香:本指香气浓烈,这里是赞美尚书侍郎的品质高尚;
6. 文随绮幕开:表示诗人的文采因尚书侍郎的提拔而得以展现;
7. 披云:比喻抛开一切浮云般的琐事;
8. 仙台:指朝廷、朝廷官职。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赞美了孙员外的才华横溢和满腹经纶。首先描述了他在朝廷中的地位以及受到皇帝的喜爱,然后通过描绘其日常活动和环境氛围展现了他的高洁品质和人格魅力。最后,以“披云自有镜,从此照仙台”两句强调了孙员外才华横溢且无私奉献的精神,使人们对这位历史人物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与认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赠吏部孙员外济》是唐代诗人张谔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唐玄宗开元时期(713-741年)。在那个时候,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被称为“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在这段时间里,张谔的人生际遇可谓是波澜壮阔。他曾历任翰林学士、太常博士、给事中、尚书左丞等职,是一位备受尊敬的文人官员。他的诗才横溢,以清丽婉约的诗风而著称于世。
在张谔生活的时代,唐朝的国力空前强大,社会繁荣稳定,文化艺术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这种时代背景为诗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使得他的作品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现实意义。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