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月
社金流茂祉,庭玉表奇才。竹似因谈植,兰疑入梦栽。
乌将八子去,凤逐九雏来。今夜明珠色,当随满月开。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个诗句描绘了一个美好的景象,意思是:社区里的财富繁荣,庭院中的宝玉显示出奇特的才能。竹子就像通过谈话种植的一样,兰花似乎是在梦中栽种的。乌鸦带领着八个孩子离开,凤凰追逐着九只雏鸟飞来。今晚的明珠色彩鲜艳,应当随着满月的光芒绽放出来。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社金:指五月初五端午节,这一天以金粉涂饰门扇,故名“社金”。
2. 流茂祉:表示福瑞降临。
3. 庭玉:形容才子。
4. 竹似因谈植:这里的“竹”指的是西晋著名文学家嵇康的典故。嵇康在临刑前弹奏了一曲《广陵散》,然后叹道:“广陵散于今绝矣!”意思是这首曲子以后再也听不到了。这里用“竹似因谈植”来形容嵇康的才情。
5. 兰疑入梦栽: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诗人怀疑自己是梦中栽培了兰花。这里的“兰”指的是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他曾在梦中得到了一株神奇的兰花,后来成为了著名的书法家。
6. 乌将八子去:这里的“乌”指的是西汉著名将领李广,他的儿子李陵被匈奴俘虏,李广的儿子们为了救回李陵,与匈奴展开了一场激战,最终都英勇牺牲。
7. 凤逐九雏来:这里的“凤”指的是唐朝的开国皇帝唐太宗李世民,他在玄武门之变中,成功地击败了九个竞争对手,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8. 明珠色:这里用来比喻人的品德高尚。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满月的景象,并以此寓意社会的繁荣和家庭的美好。首联用“社金流茂祉,庭玉表奇才”来形容国家财富的积累和社会的安定,以比喻满月的明亮和圆润。颔联通过“竹似因谈植,兰疑入梦栽”表达出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颈联则以“乌将八子去,凤逐九雏来”描述家庭和谐的场景,象征着家族的幸福和团圆。尾联则通过“今夜明珠色,当随满月开”表达了对满月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寓含了对国家、家庭和个人的祝福。全诗充满了浓郁的诗情画意,给人以深刻的审美体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满月》是唐朝诗人张谔的一首描绘满月之景的佳作。这首诗创作于唐朝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张谔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墨客,对自然界的美丽风光有着深厚的热爱和独到的见解。他通过观察满月的景象,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强盛的期盼。在诗中,张谔以满月的光辉比喻国家的繁荣昌盛,寓意着唐朝盛世的到来。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