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延平门高斋亭子应岐王教

标题包含
延平门高斋亭子应岐王教
花源药屿凤城西,翠幕纱窗莺乱啼。 昨夜蒲萄初上架,今朝杨柳半垂堤。 片片仙云来渡水,双双燕子共衔泥。 请语东风催后骑,倂将歌舞向前谿。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繁花盛开的凤城之西,翠绿色的帘幕和纱窗间满是莺鸟的歌声。昨晚才刚刚挂上的葡萄架,今天早晨杨柳就已然半垂于小径之上。一片片如同仙人驾临般的云朵飘过水面,双双对对的燕子共同叼着泥土搭建巢穴。请告诉春风后面的队伍正在赶来,同时将歌舞表演带到前面的溪边。
去完善
释义
《延平门高斋亭子应岐王教》是唐代诗人张谔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以下是这首诗的注释: 1. 延平门:唐长安城的城门之一。 2. 高斋亭子:指修建在延平门附近的高亭,供人休息或观赏风景的地方。 3. 应岐王教:岐王李隆范是唐玄宗的兄弟,他的诗歌教诲得到文人学士的重视。这里说按照岐王的教导而作的诗。 4. 花源药屿凤城西:花源和药屿都是美好的景物,用来比喻长安城的美妙景色。凤城指的是长安城。 5. 翠幕纱窗莺乱啼:翠幕和纱窗都是室内装饰,用以形容亭子的优美环境。莺乱啼表示春光明媚的景象。 6. 昨夜蒲萄初上架:描绘春天葡萄藤刚刚上架生长的情景。 7. 今朝杨柳半垂堤:描述春天的早晨,杨柳枝垂在水边的景象。 8. 片片仙云来渡水:形容天空中飘来的云朵仿佛要渡过水面。 9. 双双燕子共衔泥:描绘燕子一同叼取泥土筑巢的场景。 10. 请语东风催后骑:请求春风催促后面的人马。这里代指岐王和他的随从。 11. 倂将歌舞向前谿:意思是一起欣赏歌舞,享受春光。
去完善
赏析
本诗描述了春天的美好景象,诗人通过描绘凤城、花源、药屿等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景致,展现了自然界生机勃勃的状态。同时,作者在诗中传达出对生活乐观向上的态度,并借景抒情,用丰富的想象力展示了春天里的美好事物,让读者感受到春天的温暖和喜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在公元742年左右,唐朝盛世之下的长安城是文化繁荣、仕人聚集的皇都。皇帝唐玄宗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开元盛世”。这时期的诗人张谔,凭借着其才情横溢的文采和敏锐的时代观察力,深受皇室器重,成为了宫廷诗人。 在这个阶段,诗人张谔的人生际遇颇为显赫。他被任命为宫廷中的文学侍从,时常随皇帝出巡,参与各类宴会和典礼,与其他文人墨客相互唱和,共同推动了唐代诗歌艺术的繁荣。 这一时期的社会环境相对稳定,百姓安居乐业,文化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然而在一片繁华背后,也暗藏着一些矛盾:由于唐玄宗晚年倦政,政治腐化,导致朝纲逐渐松弛,为后来“安史之乱”埋下了祸根。身处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诗人张谔深感忧虑,时常通过诗歌表达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 在这首《延平门高斋亭子应岐王教》中,张谔巧妙地运用长安城的著名地标——延平门高斋亭,展示了当时的政治氛围与文化景象。诗人描绘了皇家宴会的热闹场景,以及达官贵人的风采,同时也流露出对太平盛世的赞美和对国家未来的忧虑。这首诗歌既是对唐玄宗开疆拓土、振兴民族的赞颂,也是对那个辉煌年代深深的怀念。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