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司马温公帝魏

标题包含
司马温公帝魏
春秋大义经中史,司马当年失董狐。 昭烈本为炎汉后,何书僣国列于吴。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春秋大义":指儒家经典著作《春秋》中所倡导的道义、伦理观念。 2. "经中史":即指《春秋》中的史实记载。 3. "司马":这里指的是司马迁,西汉时期的著名史学家。 4. "董狐":指春秋时期晋国的史官董狐,以直笔不讳著称。 5. "昭烈":指刘备,三国时期的蜀汉开国君主。 6. "炎汉后":指刘备作为汉朝的后裔。 7. "僣国":指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 8. "吴":指三国时期的东吴政权。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名为《司马温公帝魏》,金朋说的作品。诗中“春秋大义经中史”句点明诗歌主题,即以历史为主题,讲述春秋时期的历史故事。接下来“司马当年失董狐”,这句话采用了借代手法,以司马指代司马迁,董狐是古代著名的史官,这里作者在批评司马迁在撰写历史时失去公正原则。“昭烈本为炎汉后”句则表达了作者对于三国时期蜀汉政权正统性的肯定。最后的“何书僣国列于吴”,指出在历史记载中,为何将篡夺汉室的魏国视为正统,而把真正继承汉室的蜀汉视为僣国,并列于东吴之下。这首诗表达出了作者对于历史记录的态度和看法,以及对三国时期蜀汉正统性的坚定立场。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