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夏日登信州北楼

标题包含
夏日登信州北楼
高楼上长望,百里见灵山。雨歇河珠定,云开谷鸟还。 田苗映林合,牛犊傍村闲。始得消忧处,蝉声催入关。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郢,字楚望,号秋崖,南宋诗人。他的生卒年及生平事迹均不详,只知他是金华人,与陆游、杨万里等著名文人相交甚厚。 李郢的诗才横溢,作品以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他擅长写山水...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站在高楼之上远望,百里之外可见灵山之景。雨停后河面泛起点点涟漪,云朵飘散,山谷里的鸟儿又开始了欢快地歌唱。田野里的禾苗在树林的映衬下显得生机勃勃,牛犊在村边悠闲地吃草。这正是消除忧愁的好地方,悠长的蝉鸣催促着进入关隘。
去完善
释义
1. 信州:唐代行政区划,今江西省上饶市一带。 2. 灵山:指安徽省境内的灵鹫山,位于信州以北约百里处。 3. 河珠:雨滴落在河水中的景象。 4. 谷鸟:在深山幽谷中栖息的鸟类。 5. 田苗:田野里的庄稼。 6. 林合:树林交汇的地方。 7. 牛犊:小牛。 8. 消忧处:使人忘却忧愁的地方。 9. 入关:进入关内,此处指回归现实生活。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雨后江南农村的自然风光和宁静的田园生活,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首联“高楼上长望,百里见灵山”,以登高远望开篇,突出视野的广阔,同时点明了诗人所处的位置——信州(今江西上饶市)的高楼上。诗人的目光所及之处,是百里之外的灵山。这里的“灵山”既是实指,也有象征意义,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牵挂和向往。 颔联“雨歇河珠定,云开谷鸟还”,描绘了雨后的景象。雨水停歇,河水变得平静,如珍珠般闪烁;云开雾散,山谷中的鸟儿重回枝头。这两句诗生动地展现了大自然的生命力,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恬静与喜悦。 颈联“田苗映林合,牛犊傍村闲”,进一步展示了田园风光。绿色的田苗在树林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生机勃勃;悠闲的牛犊在村旁漫步。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农村的美丽景色,还传达出诗人对宁静、质朴生活的向往。 尾联“始得消忧处,蝉声催入关”,表达诗人在这美丽的乡村找到了消除忧虑的地方。然而,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随着夏日的来临,蝉声催促着诗人踏上归程。这既是对家乡美景的留恋,也是对人生旅途的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夏日登信州北楼》是唐朝诗人李郢在夏季时登上信州(今江西上饶市)的一座北楼所作的诗篇。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唐文宗开成年间(836-840年),此时正值晚唐时期,社会政治较为稳定,经济和文化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在这个时期,李郢作为一位才子,曾任南康尉、殿中侍御史等职,后因个性刚直,受到排挤而罢官。这一人生经历使他对世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影响。他在诗中表达了自己的感慨和对国家的忧虑。 此外,晚唐时期的文人墨客们热衷于登山临水,欣赏自然之美,以此抒发自己的情感。因此,李郢选择在此时登上信州北楼,俯瞰四周的美景,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诗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