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读浯溪碑一首

标题包含
读浯溪碑一首
鲁恶吴同姓,唐嫌肃抚军。 仲尼讳不语,元结谤于文。 子固当承父,臣其可讪君。 空令忠义士,叹息异吾闻。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阮,字南卿,号义丰,又号无功居士。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官员和学者,主要活动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 王阮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年轻时就表现出非凡的才华,曾参加科...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孔子厌恶谈论与自己同姓氏的人,唐朝的时候,官僚们互相猜忌。 孔子的父亲去世时,他正在为鲁国元帅季氏工作。 别人以他为孝子,但他自己以为无状,以至于不能为父负米,盖追先君之微禄,使夫子得行三年之丧。在唐代,军官们之间有嫉妒和互相怀疑的情绪。 当孔子受到诽谤时,他不会用言辞来回应。对于别人对他的诽谤,他总是保持沉默。而元结则在他的文章中对这种诽谤进行了抨击。 忠诚的臣民应该尊重并支持他们的君主,而不是用语言攻击他们。 这只会让那些忠诚而有义气的人们为他们所听到的而感到遗憾和惋惜。
去完善
释义
1. 鲁恶:指春秋时期鲁国的季孙行父厌恶战争。 2. 吴同姓:指东吴的孙皓因与西晋武帝司马炎有亲戚关系而免遭杀戮。 3. 唐嫌:唐代颜真卿以诗谏宰相杨炎。 4. 肃抚军:西汉人窦融为部下所诬陷。 5. 仲尼:孔子名丘字仲尼。 6. 元结:唐朝诗人,曾任道州刺史,作有《欸乃曲》等诗歌。 7. 子固:宋朝学者王钦若之子王巩,曾任奉议郎。 8. 臣其:指汉代王嘉,因直言极谏而遭汉哀帝忌恨。 9. 忠义士:忠诚正义的人士。 10. 异吾闻:与我的看法不同。
去完善
赏析
王阮的这首《读浯溪碑一首》,通过对仲尼、元结等人物的议论,揭示了诗人的政治观点和历史见解。首先,诗人指出鲁国和吴国的相似之处,以及唐朝对于肃宗的忧虑。接着,诗人提到孔子不喜欢评论这些事情,而元结却在文章中诽谤他人。然后,诗人指出儿子应该继承父亲的遗志,而臣子不应该诽谤君主。最后,诗人感叹,这些忠诚正义的人,他们的观点与我所听闻的不一样。整首诗以深沉的历史底蕴和深邃的政治洞见,展现出了诗人独特的思考方式和卓越的文学才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读浯溪碑一首》是南宋文人王阮创作的一首五言诗,主要通过对唐代颜真卿《中兴颂》碑的赞美,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以及对贤能之士的推崇。这首诗创作于宋宁宗嘉泰年间(1201-1204年),正值南宋政治腐败、军事虚弱的历史时期。 作为南宋时期的文人,王阮在政治上主张抗金北伐,实现国家统一,并关注民生问题。然而,他的这些理想在当时并未得到实现,反而目睹了南宋统治者偏安江南、贪图享乐的局面。因此,他在诗歌中以《中兴颂》碑为背景,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 同时,诗人通过对颜真卿的赞美,表现出对贤能之士的推崇。颜真卿是唐朝著名的书法家和政治家,以刚正不阿、忠诚耿直著称。他曾在唐肃宗时任御史大夫,因反对宦官掌权而遭贬谪。在安史之乱中,颜真卿毅然投笔从戎,收复失地,后战死沙场。王阮通过赞美颜真卿的品德和功业,传达出他对南宋朝臣的期许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