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禅人画布袋和尚求赞
人谓是弥勒,且喜没交涉。
拖个破布袋,到处纳败阙。
祇有一味长,子细为君说。
是什么,干屎橛。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卞禅人画布袋和尚求赞》注释:
1. 释昙华:南宋僧人,浙江余杭径山寺住持,号“无准师范”。此诗是他为一幅描绘布袋和尚的画作所作的赞美诗。
2. 弥勒:即弥勒佛,佛教中的未来佛,代表着欢乐与和平。
3. 且喜没交涉:这句意为人们误以为画作中的形象是弥勒佛,但事实并非如此。“且喜”表示一种反讽语气,“没交涉”表示没有关联。
4. 拖个破布袋:这里指布袋和尚的形象特征,手持布袋。
5. 纳败阙:表示布袋和尚收罗失败、破绽,寓意包容与宽恕。
6. 一味长:表示布袋和尚的特性,追求长久、永恒的道理。
7. 子细为君说:仔细向您阐述其中的道理。
8. 干屎橛:用来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布袋和尚的形象描绘,展现了禅宗的哲学观念。首先,诗人以弥勒佛与布袋和尚的形象进行对比,指出两者的不同之处,暗示布袋和尚并非弥勒佛的化身,这与禅宗强调个体修行、追求自我觉悟的思想相符。接着,诗人描述了布袋和尚的破旧布袋,暗喻其不拘小节、自由奔放的精神风貌,同时传递出禅宗包容万物、参破世间万象的豁达态度。最后,诗人通过揭示“干屎橛”这个粗俗的词汇,传达出禅宗追求破除一切世俗束缚、回归本真的思想境界,强调参禅者应当抛弃一切执着,领略生命的真实价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歌名为《卞禅人画布袋和尚求赞》,作者是宋代著名的僧人释昙华。创作时间为公元10世纪至11世纪之间,即宋朝初期。
在释昙华生活的时代,禅宗思想在中国已经非常流行,而布袋和尚则是禅宗传统中的重要角色,象征着智慧和解脱。释昙华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技巧描绘了布袋和尚的形象,传达出深刻的宗教哲理。
这个时期的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历史转折期,随着唐朝的衰落,宋朝的兴起,人们对于精神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禅宗思想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和生活态度,这也是释昙华能够创作出如此深刻的作品的原因之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