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润州裴如晦学士游金山回作
世上蓬莱第几洲,长云漠漠鸟飞愁。
海山乱点当轩出,江水中分绕槛流。
天远楼台横北固,夜深灯火见扬州。
回船却望金陵月,独倚牙旗坐浪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这个世界上,蓬莱是哪个岛屿呢?长云漫漫,鸟儿飞翔也会感受到忧愁。海上的山峰和波浪在窗外不断涌现,江水环绕着楼阁流淌。远方的天边矗立着北固楼的亭台,深夜的扬州城内灯火阑珊。回首船只,遥望着金陵的月亮,独自倚靠在船上,任凭波涛汹涌。
去完善
释义
1. 润州:今江苏镇江。
2. 裴如晦:字子明,南宋末进士,曾任翰林院修撰等职。
3. 金山:位于江苏省镇江市西北长江中,因与陆地相隔不远,自古有“江心一朵莲”之称。
4. 蓬莱:古代传说中的仙境之一。
5. 第几洲:指金山是人间仙境中的哪一座岛屿。
6. 长云漠漠:形容云雾弥漫的景象。
7. 海山:此处指的是金山及附近的岛屿。
8. 当轩:正对窗户的地方。
9. 中分:在此将江水分为两股。
10. 绕槛:环绕栏杆。
11. 楼台横北固:描述北固楼的景色,该楼位于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上,背临长江。
12. 灯火见扬州:远处扬州的灯火依稀可见。
13. 回船:原路返回的船只。
14. 金陵:古南京,杨蟠当时任南京府事,故称金陵为家。
15. 牙旗:古代军队主将的大旗,代表指挥权。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蟠所作,描述了作者陪同润州裴如晦学士游览金山的情景,并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感受。诗中描绘了金山壮丽的景色,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故乡的思念。以下是对此诗的赏析:
首联“世上蓬莱第几洲,长云漠漠鸟飞愁。”以蓬莱仙境喻金山,表现了金山景色的壮丽和神秘。同时,“长云漠漠”营造出一种压抑的氛围,使读者感受到作者在游览过程中的忧虑和惆怅。
颔联“海山乱点当轩出,江水中分绕槛流。”通过对金山周围景色的细致描绘,展现了金山周围的美丽景观。“乱点”与“中分”两个动词的使用,生动地描绘了金山周围的景色。
颈联“天远楼台横北固,夜深灯火见扬州。”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天远”与“夜深”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突出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尾联“回船却望金陵月,独倚牙旗坐浪头。”表达了作者在返回途中,依然眷恋着金山的美好景色,以及对于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陪润州裴如晦学士游金山回作》是南宋诗人杨蟠所作。这首诗意境优美,表达了诗人在游览金山时的所见所思,以及他与友人裴如晦的深厚友谊。
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公元1127-1279年),此时正值宋朝南渡之后,国力逐渐衰弱,而南方经济相对繁荣,文化发展迅速。诗人杨蟠生活在这一时期,他曾因直言敢谏而得罪权贵,数次被贬谪。在辗转各地的过程中,他写下了许多描绘自然风光、抒发内心情感的诗歌。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文人墨客多喜好游山玩水,以抒胸臆。润州(今江苏镇江)位于长江下游,山水秀美,风景宜人,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前来游历。杨蟠在此地与友人裴如晦一同游览金山,留下了这首诗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