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古意 其四

标题包含
古意 其四
堪笑浮云高,凌虚翳日星。 宁作兰蕙幽,草中自芳馨。 自足乃天分,未需尔虚灵。 掩翳之所恶,胡为久亭亭。 古为旷达士,浪迹多晦暝。 山林惜长往,藏用亦藏形。 愚谷不可及,窅然还自宁。 嗟余亦羡此,岑寂养颓龄。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可笑那高高的浮云,遮挡了太阳和星星。 我宁愿做兰蕙那样幽静的植物,在草丛中散发出自己的芬芳。 知足是天赋予的品质,不需要那些虚假的外表。 掩盖真相是令人厌恶的,为何还要长久地保持那份假象? 古代那些豁达的人,流浪四方但内心坚定。 他们珍惜在山林的长期生活,既隐藏自己的能力也隐藏自己的行踪。 愚蠢的山谷难以到达,深邃寂静让人宁静。 感叹我也羡慕这样的生活,在寂静之中调养衰老的岁月。
去完善
释义
1. 堪笑:指可笑的事情或人物。 2. 浮云:漂浮在天空的云彩。这里比喻一些不切实际的事物。 3. 凌虚:升腾到空中。 4. 翳:遮蔽,遮挡。 5. 日星:太阳和星星,这里主要指太阳。 6. 兰蕙:两种芬芳的花朵,常用来形容美好和高洁的事物。 7. 幽:指幽静的地方。 8. 芳馨:香气,这里指花香。 9. 自足:自我满足,知足常乐。 10. 天分:天生的性格或者特点。 11. 虚灵:虚幻的精神世界。 12. 掩翳:掩盖,遮挡。 13. 所恶:令人厌恶的东西或行为。 14. 胡为:为什么。 15. 亭亭:直立的样子。 16. 旷达士:豁达开朗的人。 17. 浪迹:四处漂泊。 18. 晦暝:昏暗不明。 19. 山林:山里森林,这里代指隐居的生活。 20. 藏用:隐藏自己的才能。 21. 藏形:隐藏自己的身形。 22. 愚谷:愚蠢的人。 23. 不可及:无法达到。 24. 窅然:消失不见的样子。 25. 岑寂:寂静,冷清。 26. 颓龄:老年时期。
去完善
赏析
《古意 其四》这首诗歌的主题是赞美“兰蕙”的独立、不随世沉浮的精神品质。诗中的“浮云”作为对照物,象征着世俗名利和纷扰。而兰蕙则表现出了顽强不屈的生命力,尽管身处草地,依然能保持自己独特的芳香。诗人强调了自然的恩赐和生命自立的重要性,告诉人们要珍视自己的天赋才能,保持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质。在古人的眼中,追求安身立命的方式并非一定要居于庙堂之高,遁迹山林亦可体现出人生的豁达与智慧。诗人最后表达了对自己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期许。总的来说,这首诗歌颂了真善美的力量,强调了个人品性与价值的重要,同时也抒发了对自然、恬淡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古意 其四》是宋代诗人释契嵩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北宋时期,大约在公元960年至1127年之间。这个时期正值宋朝的建立和发展,社会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也得到很大发展。 在创作这首诗时,释契嵩正处于中年时期,他的人生经历丰富,曾在佛门修行,后又还俗从事文学创作。他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自己人生经历的感慨和对世事无常的感叹。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佛教文化在中国社会得到了广泛传播和认同。释契嵩作为一位僧人,对佛学有着深厚的造诣,他在诗中将佛理与个人经历相结合,表达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的独到见解。此外,这个时期的中国社会儒家思想占据主导地位,释契嵩作为一个出家人,却能够融入世俗生活,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