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陈应求见访
酷暑避修竹,繁阴侵短楹。
形骸方枕簟,车马忽柴荆。
对酒情无极,哦诗韵更清。
昏鸦催别急,天末片云横。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炎炎夏日里,我们选择在一处茂盛的竹林中避暑。绿荫浓郁,侵袭了附近低矮的柱子。我们的身体躺在凉爽的竹席上,享受着短暂的宁静。突然间,熟悉的汽车和马车的声音打破了这份宁静。 我们举起酒杯,一饮而尽,内心充满感慨。此时,一首优美的诗歌似乎能抒发我们心中的情感。夜幕降临,乌鸦归巢,催促着白天的结束。抬头望去,天空的一角飘过一片云朵,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夜晚。
去完善
释义
1. 修竹:高洁的竹子,这里指作者避暑的地方。
2. 繁阴:茂密的树荫,这里形容树木高大茂盛。
3. 短楹:矮小的柱子,这里指房屋的柱梁。
4. 形骸:身体,这里指作者自己在避暑之处休息。
5. 枕簟:枕头和竹席,这里指睡觉的地方。
6. 柴荆:用树枝编成的简陋门,这里指作者隐居的住所。
7. 对酒:饮酒,这里是说和陈应求一起喝酒。
8. 哦诗:吟咏诗歌,这里是说和陈应求一起欣赏诗歌。
9. 昏鸦:黄昏时的乌鸦,这里用来形容时间傍晚。
10. 天末:天际,天空的尽头。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陈应求在炎炎夏日相聚的情景。首联写诗人为了躲避酷热而在竹林中修养身心,茂密的树荫覆盖了短小的柱子。接着通过“车马忽柴荆”的描绘表现了友人的突然到访,让诗人感到惊喜。
颔联和颈联分别描述了诗人和友人对酒的浓厚感情以及边饮酒边欣赏诗歌的愉悦情景。诗人饮酒赋诗,抒发感慨,使诗韵更加清新动人。而"哦诗韵更清"也流露出诗人对诗歌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尾联“昏鸦催别急,天末片云横”则为整首诗增添了幽深的意境。夜幕即将降临,乌鸦开始归巢,天空中一片云彩横亘,提醒人们时间流逝之快,也暗示了诗人与友人的相聚时光虽然短暂,但却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全诗语言清新,韵律和谐,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夏日陈应求见访》这首诗出自南宋诗人黄公度之手,创作于公元1165年。这一年,黄公度48岁,正值中年,人生阅历丰富,他对世事的洞察力和人文情怀都在这个阶段达到了顶峰。
当时,南宋朝廷偏安江南,虽然经济和文化相对繁荣,但政治腐败严重,内外矛盾激化。黄公度作为一位关心国家命运的文人,深感忧虑。他在诗歌中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和对国家前途的担忧。
陈应求是黄公度的友人,两人志趣相投,关系甚好。在一个炎炎夏日,陈应求到访黄公度家中,两人在清凉的庭院里畅谈诗文,品茗赏景。黄公度有感于此情景,挥毫写下了这首《夏日陈应求见访》。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