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政和二年三月廿四日鄜延帅府大阅即席呈献帅座贾公凯歌 其二

标题包含
政和二年三月廿四日鄜延帅府大阅即席呈献帅座贾公凯歌 其二
奏罢清笳听凯歌,行启细柳拂雕戈。 征人尽道从军乐,城上黄云喜气多。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演奏完毕之后,战士们开始聆听胜利的欢呼,启程前往细柳营,抚摸着雕饰精良的长矛。所有的士兵都坚信参军是快乐的,城墙上的黄色云朵也充满喜悦的氛围。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政和:北宋年号,公元1112年-1117年。 2. 二年:指政和二年,即公元1113年。 3. 三月廿四日:农历三月二十四日。 4. 鄜延:鄜州与延州的合称,位于今陕西省富县及延长县一带。 5. 帅府:古代指高级军政官员的官署。 6. 大阅:古代皇帝或元帅检阅军队的一种制度。 7. 即席:当场;就现成酒席。 8. 呈献:敬献给尊长。 9. 帅座:统帅的位置,这里指主帅贾公。 10. 杨景:北宋诗人,字叔奇,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人。 11. 清笳:清脆的胡笳声。 12. 凯歌:胜利的歌声,这里指士兵唱的歌。 13. 行启:行进中起程。 14. 细柳:指轻柔的柳絮。 15. 拂:轻轻擦过。 16. 雕戈:刻有纹饰的武器。 17. 征人:出征的人。 18. 从军乐:指随军出征的乐趣。 19. 黄云:尘土飞扬的景象。 20. 喜气:欢乐气氛。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政和二年三月廿四日鄜延帅府大阅即席呈献帅座贾公凯歌 其二》是杨景所作,诗中以战场气氛为背景,表现出官兵英勇战斗、气势磅礴的雄壮场景。首句“奏罢清笳听凯歌”描述了战事结束后,胜利的欢呼和喜悦在空中回荡。次句“行启细柳拂雕戈”描绘出军队行进时的庄重与威严。接着诗人通过“征人尽道从军乐”传达出战士们虽身处艰苦环境,却勇往直前,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尾联“城上黄云喜气多”则表达了在战场上空弥漫着胜利的喜悦和战争的惨烈,而在这血与火的洗礼中,战士们收获更多的是荣誉和自豪。整首诗用词精炼,结构严谨,通过对战争场面的生动描绘,展示了士兵们的英勇气概以及为国家献身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歌名为《政和二年三月廿四日鄜延帅府大阅即席呈献帅座贾公凯歌 其二》,创作于北宋时期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此时正处于北宋末年,边疆战事频繁,社会矛盾日益加剧。诗人杨景身处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之下,深感忧虑。 在这一年里,杨景因才华出众被任命为鄜延帅府的官员,负责处理边疆政务。在此任职期间,他亲眼目睹了边境地区的战争冲突和人民生活的困苦。作为一个关心民生、胸怀壮志的文人,杨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 在此期间,杨景结识了贾公,两人志同道合,共同探讨国家大事。在一次军队检阅仪式结束后,杨景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篇。诗中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切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贾公及其领导的军队的敬意。通过描绘英勇的将士们在战场上的英姿,杨景传达出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表达了他对胜利的坚定信念。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