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和二年三月廿四日鄜延帅府大阅即席呈献帅座贾公凯歌 其六
丈丈蛇矛锦甲新,虬须虎头汉将军。
弯弓盘马当牙帐,双发鸣髇入塞云。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整齐崭新的武器和华丽军装,犹如勇猛威武的大将军。拉弓射箭,英姿勃发地站在帐篷前,他的箭如流星划过天际,瞬间消失在远方的云端。
去完善
释义
丈丈:古制八尺为"丈",这里用丈丈形容武器的长度。蛇矛:一种长柄矛,弯曲如蛇。锦甲:镶嵌有金属片的华丽盔甲。
虬须:卷曲的胡须,这里指代胡人。虎头:勇猛的形象。
弯弓:弯曲弓箭。盘马:在马上周旋。当:面对。牙帐:古代军营的主将住处,这里代指敌军。
双发:同时发射两次。鸣:击打发声。素:向导。塞云:边塞的云彩,寓意边关战事。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政和二年三月廿四日鄜延帅府大阅即席呈献帅座贾公凯歌 其六》是杨景写给贾公的赞美诗。诗人通过描述将军的形象以及他英勇作战的情景,展现了贾公的威武和智勇双全。
首句“丈丈蛇矛锦甲新”,描绘了将领手握丈丈蛇矛(古代长矛的一种),身穿崭新华丽的锦甲。诗人以细节丰富的笔触塑造了一个形象鲜明、威武雄壮的战士形象。
次句“虬须虎头汉将军”则揭示了这位英雄人物的面容特点:髯须犹如虬龙,头颅犹如猛虎。这样的描写使得武将的形象更为生动具体。
紧接着的“弯弓盘马当牙帐,双发鸣髇入塞云”两句,详细描述了这位汉将军在战场上的表现。弯弓搭箭,策马奔腾,如在牙帐前展示勇猛;两箭齐发,如同鸣髇响彻塞云。这些画面动态感十足,充分展示了将军的英勇本色。
全诗以其独特的人物刻画手法及生动的战争场景描绘,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紧张激烈的氛围之中,感受到英勇无畏的将军事迹。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歌名为《政和二年三月廿四日鄜延帅府大阅即席呈献帅座贾公凯歌 其六》,是由宋朝诗人杨景所作。政和二年,也就是公元1112年,这一时期正是北宋末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一定的变革。诗人在这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创作了这首诗。
在这一年里,杨景身处鄜延帅府,这是一个重要的军事指挥机构。他在观察到大阅兵的壮观场面后,激发出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自己所处时代的忧虑。通过诗歌,他赞美了英勇善战的将士们,并期望他们能够保卫国家的安全。
当时,北宋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内部政治腐败严重,外部面临着辽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在这种形势下,杨景以诗歌的形式,呼唤人们要关注国家安全,抵御外敌侵略。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许,希望人民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