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偈颂十首 其三

标题包含
偈颂十首 其三
蓬莱有个李八伯,一对眼睛如漆黑。 且莫错认定盘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蓬莱:传说中的海上仙山之一,常用来比喻仙境或者理想中的美好境地。这里用来指代李八伯所在的地方。 2. 李八伯:这里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名字和李白的字“太白”的合称,表示李白本人。八伯,是李白字的拆分。 3. 定盘星:古代秤杆上用以稳定秤量的铁颗星。这里用来比喻人们内心判断事物对错的标准或准则。
去完善
赏析
《偈颂十首·其三》是南宋诗人释德光的诗作。在这首诗中,诗人以寓言故事的形式表达了一种禅理:虽然外表看似相似,但本质却截然不同。 首先,诗中的“蓬莱有个李八伯”指的是一个名叫李八伯的人,他住在神话传说中的蓬莱仙境。这里暗示着李八伯是一个超脱世俗的人物,象征着超凡脱俗的境界。而“一对眼睛如漆黑”则描述了李八伯的外表特征,黑色的眼睛意味着深邃的智慧和洞察力。 接下来,“且莫错认定盘星”这句诗传达了一个重要的道理:我们在看待事物时,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要深入理解事物的本质。这里的“定盘星”是古代测量的工具,用来稳定秤砣,比喻准则、标准。诗人告诫我们,要明辨是非,看清事物的真相,不要错认了事物的本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李八伯的形象,传达了禅理启示:我们在观察世界时,不要被表面的相似性所迷惑,而要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质。这种观念对于我们认识世界和人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偈颂十首 其三》是南宋时期著名诗人释德光的传世之作。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1160年左右,正值宋金对峙、战争频繁的时段。 在这段时间里,释德光作为一位著名的僧人,致力于佛教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他在寺庙中讲经说法,启迪众生,同时对国家局势表示关切。在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动荡不安,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战乱使得生灵涂炭。而释德光通过他的诗歌作品,表达了他对生命和世界的深刻见解,呼吁人们关注社会问题,关爱众生,寻求内心的宁静。 这首诗创作的历史时期,正是南宋与金国之间激烈对抗的时期。当时的社会环境充满了焦虑和不安,百姓生活困苦。在这样的背景下,释德光的这首诗传达出他作为一个僧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众生的关怀之情,展现出禅宗思想对于现实生活的关注和积极影响。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