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邓慎思重九考罢试卷书呈同院诸公

标题包含
和邓慎思重九考罢试卷书呈同院诸公
庭实方期国士充,知音须办铎符钟。 孔融爱客樽常满,摩诘思亲节又逢。 鸟养任真终自适,彘谋伤性竟谁从。 开门预计无多日,犹起清愁暮霭浓。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庭院里的果实期待着各国的人士一同分享,而理解音乐的人需要有好的钟声去配合。像孔融这样热情好客的人常常会把酒宴摆满桌子,就像王维一样每逢佳节就会思念亲人。鸟儿自由地生活最终会找到适合自己的环境,猪儿即使聪明过度也可能会伤害自己的天性。每天推开门看着这美好的时光不会长久,我心中却充满了深深的忧虑。
去完善
释义
1. 余干:古代地名,今江西上饶市余干县一带。 2. 庭实:比喻选拔贤能。这里指选拔人才。 3. 方期:期望。 4. 国士:全国著名的人士。这里指优秀人才。 5. 知音:了解自己的人。 6. 须办:需要准备。 7. 铎符钟:指选拔贤能的工具和方法。 8. 孔融:东汉末年的名士,以好客著称。 9. 摩诘思亲:唐代诗人王维的字,他以孝闻名。 10. 鸟养任真:指顺其自然的生活方式。 11. 彘谋:指有害的计谋。 12. 伤性:伤害天性。 13. 预计:预测。 14. 无多日:指时间不长。 15. 清愁:忧愁的情绪。 16. 暮霭:傍晚时的雾气。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和邓慎思重九考罢试卷书呈同院诸公》以诗人的独特视角和深厚的语文功底呈现了一幅丰富而深刻的画面。在诗人余干的笔下,这首诗既是对同院诸公的赞扬,也是对自我的激励。全诗语言华丽、用典丰富,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 首联“庭实方期国士充,知音须办铎符钟”,意为期望国家的杰出人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也表达了希望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进退的心愿。颔联“孔融爱客樽常满,摩诘思亲节又逢”,借用了孔融好客和摩诘思亲的故事,形象地描绘了同院诸公的热情和好客,以及重阳节这个特殊日子的氛围。颈联“鸟养任真终自适,彘谋伤性竟谁从”,以鸟和彘为喻,表达了对保持真实自我和遵循本性的人生态度的赞赏,同时揭示了现实中人们难以做到这一点的现实。尾联“开门预计无多日,犹起清愁暮霭浓”,意味着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未来日子充满期待的心情,但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愁。 整体来看,本诗内容丰富,情感饱满,既有对同院诸公的赞扬,也有对人生态度的独到见解。余干的诗词艺术技巧娴熟,使这首诗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邓慎思重九考罢试卷书呈同院诸公》是宋代诗人余干所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北宋时期,大约是公元960年至1127年之间。在那时,科举制度已经十分成熟,士人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僚体系是社会的主流趋势。 诗人在这个时期的人生际遇较为曲折。他经历了多年的科举考试,尽管屡试不第,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对学问的追求和对官场的向往。在这个过程中,他与同院的邓慎思等友人相互扶持、鼓励,共同度过了这段艰难的时光。 在这个时期,北宋朝廷虽然相对稳定,但由于种种原因,社会矛盾逐渐加剧,尤其是在科举考试方面。一方面,科举制度的弊端日益显现,如舞弊现象严重、选拔人才的机制不够完善;另一方面,士人们对于自身的价值追求与社会现实的差距感到困惑和无奈。这些都为诗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