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青山辞

标题包含
青山辞
青山崔崔,白云溶溶。 我疑其中,仙人所宫。 风马云舆,霓旌羽幢。 游行太空,翩然相从。 望而不见,使我心忡。 我本金华,牧羊之童。 口诵蕊笈,有声如钟。 震撼岩壑,无碍不通。 谪居下土,黄尘蒙蒙。 五色之气,布满西东。 秋高露清,陟彼危峰。 呼吸元气,精神内融。 啸傲万物,后天而终。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翠绿的青山,洁白的云朵。 我怀疑那里,是神仙的宫殿。 仙人们驾着车马,举着羽毛旗帜。 在太空中游荡,翩翩起舞。 看得到却摸不到,让我心焦忧虑。 我是金华的牧羊少年。 口中诵读道法,声音洪亮如钟。 山川震动,无阻无碍。 被贬到人间,尘土飞扬。 五彩之气,遍布东西南北。 秋天露水更凉,登上高峰。 吸纳天地精华,精神充沛。 笑傲万物,尽享天年。
去完善
释义
1. 金华:地名,位于今中国浙江省金华市一带。 2. 崔崔:形容青山的峻峭高耸。 3. 溶溶:形容白云的柔和流动。 4. 仙人所宫:指仙人的居所。 5. 风马云舆:指神话中神仙出行时的车驾。 6. 霓旌羽幢:比喻神仙出行时的仪仗装饰。 7. 太空:指天空的最高处。 8. 翩然相从:指在空中自由飞翔。 9. 心忡:指心情忧虑不安。 10. 牧羊之童:指陈天麟自己。 11. 蕊笈:道教经典,此处指陈天麟口中诵读的道家经文。 12. 钟:指钟声,这里用声音大小来形容诵读道经的声音。 13. 五色之气:指五彩斑斓的云雾气息。 14. 秋高露清:指秋天凉爽、露水晶莹的天气。 15. 危峰:险峻的山峰。 16. 元气:原指宇宙自然的精气,这里指大自然的气息。 17. 精神内融:指人的精神状态与自然融为一体。 18. 啸傲:大声呼喊,傲视万物。 19. 后天而终:意指顺应自然规律,度过人生的后半生。
去完善
赏析
《青山辞》是元代诗人陈天麟创作的一首描绘山水风光的古诗。这首诗歌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的敬畏和向往。 首联“青山崔崔,白云溶溶”描绘了青山翠绿的景色以及白云缭绕的景象。这里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山和水以生命力,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 颔联“我疑其中,仙人所宫”则将这种美景进一步神话,作者把青山白云当作仙人的居所,表现出了对神仙世界的向往之情。 颈联“风马云舆,霓旌羽幢”描绘了一幅华丽的仙境画面,通过各种神奇的物品,如云舆、霓旌、羽幢等,展现了仙境的富丽堂皇。 接下来“游行太空,翩然相从”则描绘了在仙境中游行的场景,写出了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轻盈飞翔的状态,让人感受到了仙境的美好。 随后“望而不见,使我心忡”表达了作者对于仙境的无限向往,同时也流露出无法触及这一美好境界的遗憾之情。 接下来的四句中,作者讲述了自己作为金华的牧羊少年,口中念着仙经,使得声音如同钟声一般响亮。这里,作者通过自己的经历,表达出对于修炼成仙的渴望与追求。 最后“秋高露清,陟彼危峰。呼吸元气,精神内融。啸傲万物,后天而终”,描述了在秋季高山之上,吸天地之精华,啸傲尘世之间的场景。这既是诗人的理想生活,也是他对于超脱凡俗的精神境界的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青山辞》是南宋诗人陈天麟所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即南宋时期。这个时期的诗人生活在一个充满战争和社会动荡的时代。一方面,南方的汉族人民为了抵抗北方的金国入侵,进行了艰苦的抗战;另一方面,国内的社会矛盾也日益尖锐,尤其是农民起义和官僚腐败问题严重困扰着国家。 陈天麟在这个时期的人生经历丰富多样。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员,负责治理民生、兴修水利等事务。他还积极参与抗金斗争,为国家的安全和民族的尊严做出了贡献。然而,他在仕途上并不得意,曾多次遭受贬谪。这些人生际遇使他对现实有着深刻的认识和体验,也形成了他沉郁顿挫的诗风。 在《青山辞》中,陈天麟以青山为背景,抒发了自己对家国山河的热爱和对民族英雄的敬仰之情。他以自然景象为寄托,表达了抗击外敌、保卫家园的决心。同时,他也通过对青山的赞美,展现了南宋时期江南地区的繁荣景象。这首诗歌不仅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也展示了诗人深沉的民族情怀和高尚的品质风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