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春亭
井邑峰峦绕郡城,新台高峙见南溟。
海澜浩荡连云白,江汉朝宗彻底清。
日月往来双羽箭,乾坤今古一邮亭。
年年不改长春景,遥想蓬山作画屏。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城市周边的山峰环绕,新建的高台可以望见南方的大海。
海浪滚滚,连接着天际的白云,长江和汉水汇合在一起,清澈见底。
太阳和月亮如同双箭穿梭,天地古今犹如一个驿站。
四季如春的美景每年都如此,远方的蓬莱仙岛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屏。
去完善
释义
《熙春亭》胡铨
1. 井邑:城市乡野。井, 市井; 邑, 乡村。这里指整个地区。
2. 峰峦:山峰与山峦,泛指山脉。
3. 新台:新建的楼台或亭阁。这里指的是熙春亭。
4. 高峙:耸立高处。
5. 南溟:南方的大海。
6. 海澜:海水的波澜。
7. 浩荡:形容水势盛大。
8. 云白:天空中的白云。
9. 江汉:长江和汉水。
10. 朝宗:百川汇流入海。比喻众臣朝见天子。
11. 彻底清:非常清澈见底。
12. 日月往来:比喻时光流逝。
13. 双羽箭:射出去的两支箭,这里借指日月。
14. 乾坤:天地之间。
15. 一邮亭:一个传递信息的驿站。这里用来比喻熙春亭的作用。
16. 年年:每年。
17. 不改:不改变。
18. 长春景:春天的美景。
19. 蓬山:蓬莱山,传说中的海上仙山。
去完善
赏析
《熙春亭》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熙春亭上,眺望四周美景的情景。诗中的“井邑峰峦绕郡城”和“新台高峙见南溟”两句,写出了熙春亭居高临下的地理位置以及周围环境的壮丽景象。接下来,“海澜浩荡连云白”和“江汉朝宗彻底清”两句,则以江河湖海的壮观景象为背景,展现了大自然的辽阔与壮美。
在领略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后,诗人又以“日月往来双羽箭,乾坤今古一邮亭”这两句,表达了时间流逝、世事沧桑的感慨。最后,通过“年年不改长春景,遥想蓬山作画屏”两句,诗人寓情于景,表达了他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熙春亭》是南宋诗人胡铨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1140年至1161年之间,即南宋绍兴年间。这个时期,南宋朝廷偏安江南,对金称臣纳贡,胡铨作为南宋忠良,坚决反对求和,主张抗战,因此在政治上受到压制。
在此背景下,胡铨创作了《熙春亭》一诗。诗歌以春天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亡的忧虑和对民族尊严的坚守。其中“百年兴废增惆怅,一片江山换姓朱”两句,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之情。
此外,这个时期的南宋社会矛盾尖锐,外患严重,民生疾苦。胡铨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诗人,他的诗歌往往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和人道主义精神。如《熙春亭》中的“东风吹尽去年花,历历山川入望赊。满眼桑麻青似织,算来不比种花家。”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民生的关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