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咏云

标题包含
咏云
帝乡白云起,飞盖上天衢。带月绮罗映,从风枝叶敷。 参差过层阁,倏忽下苍梧。因风望既远,安得久踟蹰。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帝王之乡的白云涌起,华美的车盖飞驰在天街之上。月光洒在绸缎罗衣上,随风吹过的枝叶盛开。错落有致地穿越层层楼阁,突然间又飘落至苍梧之畔。既然已随风飘散到远方,我如何还能在此长久徘徊。
去完善
释义
1. 帝乡:指天帝所居之处,即天宫、仙界。 2. 白云:这里比喻云朵。 3. 飞盖:高飞的云彩。 4. 上天衢:指升入天空,走在通往天宫的道路上。天衢,天空中的道路。 5. 带月:形容云彩环绕着月亮。 6. 绮罗:精美的丝织品,这里借指云彩的纹理和形态。 7. 映:映衬,衬托。 8. 从风:随风飘动。 9. 枝叶敷:枝叶舒展的样子。敷,铺开,舒展。 10. 参差:高低不齐,这里形容云彩在风中翻卷的姿态。 11. 过层阁:指云彩飘过层层楼阁。 12. 倏忽:忽然,瞬间。 13. 苍梧:古地名,位于今湖南省宁远县。这里代指遥远的地方。 14. 望既远:指望着远方的云彩。 15. 安得:怎能,怎么能够。 16. 踟蹰:徘徊,犹豫不定。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云朵的飘渺与自由。开篇两句“帝乡白云起,飞盖上天衢”,诗人以“帝乡”喻指京城,凸显出云朵的纯净无邪与帝都的繁华富丽相结合的景象。随后四句则将云朵拟人化,赋予了它们绮罗衣裳和枝枝叶脉,使得云朵具有了生命力。而后两句“参差过层阁,倏忽下苍梧”,展现了云朵在天际间的飘忽与奇幻,令人向往不已。最后两句“因风望既远,安得久踟蹰”,诗人抒发了在欣赏云朵的过程中,感慨时光流逝、美景难驻的心境。全诗寄寓着对超脱尘俗、悠然自在生活的向往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咏云》是唐代诗人董思恭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唐高宗时期(650-683年)。这个时期的中国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发展迅速,为诗歌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董思恭在唐高宗时期担任监察御史,负责监察百官,秉公执法。他在任期间,展现出了极高的道德品质和业务能力,得到了皇帝的赏识。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自满,反而更加勤奋努力,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做出贡献。 在这个时期,唐朝的国力逐渐强大,文化繁荣,人们更加注重文学艺术的创作。董思恭作为一位有远见的文人,深知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因此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诗歌作品,以此来反映社会现实,抒发自己的情感。 《咏云》就是在这个时候创作的。通过对云的描绘,诗人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同时,他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人格追求。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