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咏风

标题包含
咏风
萧萧度阊阖,习习下庭闱。花蝶自飘舞,兰蕙生光辉。 相乌正举翼,退鹢已惊飞。方从列子御,更逐浮云归。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飘过繁华的门庭,轻轻降落在前厅。花儿和蝴蝶在自由舞动,兰花散发着诱人的光芒。 乌鸦展翅飞翔,小舟在水面上摇晃。跟随列子的步伐,我们乘着轻快的浮云远去。
去完善
释义
《咏风》董思恭 1. 萧萧:形容风声或马鸣声。 2. 度:经过。 3. 阊阖:天门,神话中的天门。 4. 习习:微风吹拂的样子。 5. 庭闱:宫廷;指朝廷。 6. 花蝶:蝴蝶。 7. 自:自动地。 8. 飘舞:飘动飞舞。 9. 兰蕙:兰花与蕙草。 10. 生:发出。 11. 光辉:光亮。 12. 相乌:传说的瑞鸟,象征祥瑞。 13. 正:正在。 14. 举翼:振翅飞翔。 15. 退鹢:退却的鹢鸟。比喻胆怯逃跑的人。 16. 已:已经。 17. 惊飞:受惊而飞起。 18. 方:将。 19. 从:跟随。 20. 列子:即列御寇,传说中能驾驭风云的人物。 21. 更:再。 22. 逐:追逐。 23. 浮云:漂浮的云彩。
去完善
赏析
《咏风》是唐代诗人董思恭创作的一首描绘风的诗作。此诗通过对风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美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首联“萧萧度阊阖,习习下庭闱”,描述了风吹过门户、庭院的景象,给人带来凉意和舒适。这里的“萧萧”和“习习”形象地表现了风的声音和动态。 颔联“花蝶自飘舞,兰蕙生光辉”,进一步刻画了风吹过后,花朵和蝴蝶随风起舞的生动场景。这里的花蝶象征着美丽的事物,而“兰蕙生光辉”则暗示了高尚的品质在风中得到了彰显。 颈联“相乌正举翼,退鹢已惊飞”,以乌鸟和水鸟为例,写出了风的力量。乌鸟展翅飞翔,水鸟因风而惊飞,这些都是风带来的景象。这两句不仅表现了风的威力,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心。 尾联“方从列子御,更逐浮云归”,借用列子乘风的故事,表达出诗人对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里的“列子御”意味着驾驭自然之力,而“浮云归”则象征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风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咏风》是唐代诗人董思恭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658年,正值唐朝贞观年间。在这个时期,唐朝国力逐渐强大,政治稳定,文化艺术繁荣发展。 董思恭在诗歌的创作过程中,主要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在诗中将风描绘成一个自由自在、无所不在的形象,体现了他追求自由的精神风貌。与此同时,他也借风力传达出人间的温暖和关爱,展现了他的善良本性。 在这一时期,唐太宗李世民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国家政治趋于稳定,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文人墨客们纷纷抒发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美好愿景,董思恭的《咏风》就是其中之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