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咏雾

标题包含
咏雾
苍山寂已暮,翠观黯将沈。 终南晨豹隐,巫峡夜猿吟。 天寒气不歇,景晦色方深。 待访公超市,将予赴华阴。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苍山已经沉寂在暮色中,青翠的道观也渐渐暗淡下来。 在终南山上,清晨的豹子躲藏起来;在巫峡中,夜晚的猿猴正在哀鸣。 天气寒冷,雾气弥漫,景色昏暗,颜色更加深沉。 我要去访问公孙弘先生的府第,然后去华阴。
去完善
释义
1. 苍山:这里指青山,因其颜色苍翠而被称为“苍山”。 2. 翠观:这里指绿色的景观,如山林、湖水等自然景色。 3. 终南:这里指秦岭山脉中段的终南山,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面。 4. 晨豹隐:这里描述的是清晨时分,豹子在山林间隐蔽的景象。 5. 巫峡:这里指长江三峡之一的巫峡,位于湖北省与重庆市交界处。 6. 夜猿吟:这里描述的是夜晚时分,猿猴在山林间啼叫的景象。 7. 天寒:形容天气寒冷。 8. 气不歇:这里的“气”指的是寒气,“不歇”表示寒气持续不断。 9. 景晦色:这里指景物昏暗的颜色。 10. 方深:表示才开始变得浓郁。 11. 公超市:这里指东汉末年名将马超的故居——马超墓,位于陕西省潼关县西马乡。 12. 将予:意思是将要与我一起去。 13. 华阴:这里指华阴县,位于陕西省东部,是华山所在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由远及近的画卷,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哲理思考。首联以苍山、翠观作为背景,表现了夜晚的寂静与昏暗;颔联则以“晨豹隐”和“夜猿吟”来形容自然界中生命的律动与活力;颈联则通过对天气寒冷、景色阴暗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忧虑之情;尾联则表明了诗人渴望寻找志同道合之人,共同探讨人生哲学的愿景。全诗意境深远,情感丰富,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素养和敏锐的观察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咏雾》是初唐诗人董思恭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公元7世纪的中国唐朝时期。在这个时代,诗歌创作非常繁荣,尤其是在宫廷和士大夫阶层中。这首诗描绘了雾的朦胧之美,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董思恭正处于他的人生巅峰期。他曾担任唐朝的官员,负责文学事务。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他参与了许多重要的文化活动,如编纂《旧唐书》等。他的诗歌作品受到了皇帝的赞赏,使他成为了当时知名的文人。 在这段时间里,唐朝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迅速,文化艺术得到了高度发展。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瑰宝,代表了那个时代的文化成就。董思恭作为其中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他的个人才华,也反映了他所处时代的风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