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新堂夜坐月色皎然由连理亭信步庭中徘徊久之

标题包含
新堂夜坐月色皎然由连理亭信步庭中徘徊久之
秋风动微凉,天雨新霁后。 闲斋独隐几,明日在高柳。 振衣步庭下,颢气入襟袖。 天空云汉明,隐约辨列宿。 苍苍松桧上,零露霏欲溜。 脱叶满闲园,繁华迨衰朽。 清宵望蟾彩,宜付一杯酒。 多病谢尊罍,城头转寒漏。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秋风轻轻吹过带来一丝凉意,雨后初晴的天空显得格外清澈。 闲暇之时我独自坐在书房,明日我将登高远眺。 整理好衣服在院子里漫步,清新的空气穿透我的衣裳和袖口。 仰望天空,银河闪烁,星辰错落有致。 苍翠的松树和桧树上,露珠如丝般垂落。 落叶飘满了寂静的花园,曾经的繁盛已经走向衰落与腐朽。 在这美好的夜晚,适合举杯邀明月,共赏蟾宫之彩。 因为病痛的缘故,我不得不远离美酒佳肴,此时只能听着城头的更漏声感受秋天的寒意。
去完善
释义
1. 新霁:初晴;雨后转晴的天气。霁,雨后天晴。 2. 闲斋:安静的居室。 3. 高柳:高大柳树处,指代远处或高处。 4. 颢气:清新、浩大的气流。 5. 云汉:天河;星汉灿烂之景。 6. 列宿:众星。 7. 松桧:松树与桧树,此处泛指苍翠的树木。 8. 零露霏欲溜:露水即将凝结成水滴,意指清晨时分。 9. 清宵:寂静的夜晚。 10. 蟾彩:月光如同一轮弯月。 11. 宜付一杯酒:适合酌酒赏月。 12. 谢尊罍:推辞饮酒的邀请。尊罍,酒杯。
去完善
赏析
《新堂夜坐月色皎然由连理亭信步庭中徘徊久之》赏析: 诗人鲜于侁在这首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秋夜图景。首联“秋风动微凉,天雨新霁后”,诗人以秋风和雨后的天气作为开篇,为整首诗营造了一种清新、爽朗的氛围。颔联“闲斋独隐几,明日在高柳”,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独自在闲斋里静思,表达了心境的宁静与淡泊。颈联“振衣步庭下,颢气入襟袖”,诗人穿上衣服在庭院里漫步,感受到了秋天清爽的气息。 接下来,诗人通过观察天空中的云朵和星星,以及松桧树上滴落的露水和落叶满地等景象,生动地展现了秋天的景色。尾联“清宵望蟾彩,宜付一杯酒”,诗人建议在美好的夜晚欣赏明亮的月亮,品尝一杯美酒,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仰。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咏秋诗中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新堂夜坐月色皎然由连理亭信步庭中徘徊久之》是南宋诗人鲜于侁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新堂夜坐时,欣赏到皎洁的月光和庭院美景,心中感慨万分的情景。 首先,我们来看诗词的创作时间。这首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即公元1127年至1279年。这一时期,中国历史上的宋金对峙,战争频繁。而鲜于侁生活在南宋的中后期,当时的政治氛围相对稳定。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该时间段内与作者相关的人生际遇。鲜于侁(1181-1245),字子骏,一作子骏,号双溪居士,眉州眉山人。他一生担任过多种官职,包括知县、御史、尚书等。在诗人的生涯中,他曾积极参与政治事务,留下了一些具有时代特色的作品。鲜于侁晚年辞官回乡,过着半隐半仕的生活。这首诗就诞生于这一时期,体现了他在平静生活中的心满意足。 最后,我们来看看同时间段内与作者有关的时代相关背景知识。南宋时期,文人墨客们喜欢以赏月为主题进行文学创作,如辛弃疾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等作品都是这一时期的佳作。同时,这一时期的一些建筑风格,如园林、亭台楼阁等,也为诗人提供了创作的灵感。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诞生的,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