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留题寓舍
无可奈何生午凉,暮年王粲更情伤。
一川水浄鸥能白,九月秋归蝶自黄。
洛下篇章还独咏,辽东城郭正相忘。
纷纷后土涂泥甚,小试庄周曳尾方。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悲伤之中生出一丝凉意,人到晚年情感愈发受伤。
一川清水映出洁白的鸥鸟,九月的秋天蝴蝶开始变黄。
洛阳的篇章依然在独自吟唱,辽阳城郭渐渐被遗忘。
泥土遍布大地,庄周的理想仍待实现。
去完善
释义
1. "无可奈何":指无法控制或改变的事物或情况。这里形容天气炎热的状况。
2. "生午凉":中午时分感觉到的清凉。
3. "暮年":晚年。
4. "王粲":字仲宣,东汉末年文学家,代表作为《登楼赋》等。这里借指诗人自己。
5. "洛下篇章":即洛阳的文学作品,此处暗指陶渊明的诗歌。
6. "辽东城郭":辽阳古城,位于辽宁省辽阳市。
7. "后土":古指大地、土壤。
8. "涂泥":堆砌泥土的意思。
9. "小试庄周曳尾方":引用庄子故事,表示诗人虽然处境艰难但心态豁达。
去完善
赏析
首联“无可奈何生午凉,暮年王粲更情伤”表达了诗人对午后凉意的无奈和对晚年生活境遇的忧伤之情。他将自己比作东汉末年的才子王粲,感受到晚年的孤独与哀愁。
颔联“一川水浄鸥能白,九月秋归蝶自黄”描绘了秋日里河流清澈、鸥鸟洁白的美景,以及秋天蝴蝶凋零的萧瑟景象。诗人以景物传达出四季轮回、生命无常的感慨。
颈联“洛下篇章还独咏,辽东城郭正相忘”回忆了诗人在洛阳度过的岁月,以及如今已淡忘的辽东城郭。诗人以此表达对故乡和过去岁月的眷恋。
尾联“纷纷后土涂泥甚,小试庄周曳尾方”描述了地上泥土纷杂的景象,诗人将自己比作庄子,暗示自己在此环境中寻求心灵的解脱,表现了对人生的豁达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留题寓舍》是南宋诗人敖陶孙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即南宋时期。这个时期,由于金兵的侵略,南宋政权偏安江南,政治腐败,民生疾苦,诗人的心境也深受影响。
敖陶孙在这一时期的人生际遇颇为曲折。他早年参加科举考试,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及第。后来,他在家乡福建泉州一带过着隐逸的生活,以耕读为乐。尽管如此,他仍然关心国家大事,关注民生疾苦。他的诗歌创作正是反映了他这一时期的心境。
在《和留题寓舍》这首诗中,敖陶孙通过对寓所环境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他也抒发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这种情感与当时的社会现实密切相关。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