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听·凤枕鸾帷
凤枕鸾帷。二三载,如鱼似水相知。良天好景,深怜多爱,无非尽意依随。奈何伊。恣性灵、忒煞些儿。无事孜煎,万回千度,怎忍分离。
而今渐行渐远,渐觉虽悔难追。漫寄消寄息,终久奚为。也拟重论缱绻,争奈翻覆思维。纵再会,只恐恩情,难似当时。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凤凰枕头与鸳鸯帷幔下,我们度过了二三载的美好时光,像鱼和水般深情相依。在美好的时光里,我对你充满深厚的爱意,全心全意地跟随你。无奈的是,你的性格使你在某些方面表现得过分任性。每次想到要与你分别,我都感到无尽的忧虑和思念。
如今,我们的距离越来越远,虽然后悔却无法挽回。我只能慢慢适应这种状态,但我终究无法释怀。也曾想过再次与你重温过去的美好时光,但反复思考后,我觉得即使再次相遇,也难以找回曾经的深厚感情。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驻马听:词牌名。
2. 凤枕鸾帷:指美好的夫妻生活。
3. 二三载:指两三年时间。
4. 鱼似水相知:比喻夫妻之间关系亲密。
5. 良天好景:形容美好的时光。
6. 深怜多爱:表示深厚的关爱和喜欢。
7. 无非尽意依随:指尽力去满足对方的需求。
8. 奈何伊:可惜这个人。
9. 恣性灵:放纵自己的性情。
10. 忒煞些儿:太过分了。
11. 无事孜煎:没有事情也要折腾。
12. 万回千度:形容多次反复考虑。
13. 怎忍分离:很难忍受分开。
14. 渐行渐远:慢慢地走远。
15. 漫寄消寄息:随便寄一封信安慰自己。
16. 终久奚为:最终又能怎么样呢?
17. 也拟重论缱绻:也想重新谈论旧情。
18. 争奈翻覆思维:但是反复考虑。
19. 纵再会:即使再次见面。
20. 恩情:恩情爱意。

去完善
赏析
《驻马听·凤枕鸾帷》是一首描绘离别与思念的词作,通过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与惆怅。
首句“凤枕鸾帷”描绘了一幅温馨甜蜜的夫妻生活场景,暗示了词人与心爱的人之间的感情深厚。接下来的“如鱼似水相知”进一步强调了他们的相知相爱,如同水乳交融。接下来的“良天好景,深怜多爱,无非尽意依随”则是通过描绘美好的时光和无尽的爱意,表达出他们之间的深情厚意。
然而,这种美好的感情却因为对方的任性而受到挑战。“奈何伊。恣性灵、忒煞些儿”这句表达了词人对对方任性的无奈。接下来的“无事孜煎,万回千度,怎忍分离”则是对别离的无奈和痛苦的描绘,显示出词人对离别的深深痛楚。
下阕中,词人感叹时光流逝,过去的美好时光已经无法挽回。“漫寄消寄息,终久奚为”这句表现出词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接下来的“也拟重论缱绻,争奈翻覆思维”则表明词人虽然希望能够重新拾起往日的温情,但又因内心的矛盾而无法实现。最后一句“纵再会,只恐恩情,难似当时”则是对未来可能重逢的希望和担忧,表现出词人对未来重逢时感情的疑虑。
整首词以婉转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与思念的主题,展现出了词人的深情厚意和对离别的无奈。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驻马听·凤枕鸾帷》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在公元987年,这位著名文人因科举失利而心灰意冷,开始流连于烟花柳巷,以抒情言志为乐。在这段时间里,他结交了许多红尘女子,她们陪伴着他的琴棋诗酒,倾听着他心中的无限柔情。因此,我们可以推断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为繁华的汴京(今河南开封),当时科举制度刚刚兴起,选拔了不少青年才俊,但同时也催生了各类风流才子,寄情于声妓之间。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