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罗门令·昨宵里恁和衣睡
昨宵里恁和衣睡,今宵里又恁和衣睡。小饮归来,初更过,醺醺醉。中夜后、何事还惊起?霜天冷,风细细,触疏窗、闪闪灯摇曳。
空床展转重追想,云雨梦、任攲枕难继。寸心万绪,咫尺千里。好景良天,彼此,空有相怜意,未有相怜计。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昨天晚上随意和衣而睡,今天晚上依然随意和衣而睡。喝了一点酒后回来,时间已过初更,微微有些醉意。半夜以后,为何还要惊醒?寒冷的霜天,微风轻轻吹拂,触及稀疏的窗户,灯光摇曳闪烁。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回想往事,但那些美好的梦境,在枕头上难以持续。心中有无数思绪,尽管距离很近,却好像相隔千里。这般美好的时光和天气,我们之间,只有相互怜悯的心情,却没有共同面对的办法。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婆罗门令:词牌名。
2. 恁:如此,这样。
3. 和衣:不脱衣服。
4. 小饮:稍微喝一点酒。
5. 初更:指晚上七点至九点。
6. 醺醺醉:微醉的样子。
7. 中夜:半夜。
8. 触疏窗:形容风声吹动窗户。
9. 闪闪灯摇曳:灯光闪烁不定。
10. 展转:辗转反侧,形容失眠。
11. 云雨梦:比喻欢情。
12. 攲枕:斜靠枕头。
13. 咫尺千里:形容距离虽近但难以相见。
14. 好景良天:美好的时光和天气。
15. 彼此:双方,互相。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婆罗门令》充分展示了柳永词的特色,淋漓尽致地描绘了情感世界中的无奈与感慨。上片写“昨夜”到“今宵”的醉酒状态,突出了主人公内心的空虚和无尽的惆怅。而“何事还惊起”则暗示着突然的事件让主人公从酣梦中惊醒,现实的压力让梦境不再美好。下片中“空床展转重追想”写出主人公夜深无法入睡,只能辗转反侧回想往事。之后的“云雨梦、任攲枕难继”则是梦已破灭,现实的无奈让他只能独自面对。“好景良天,彼此,空有相怜意,未有相怜计。”最后两句表现了主人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无奈。整首词情景交融,情感真挚,将哀愁写得荡气回肠。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婆罗门令·昨宵里恁和衣睡》是宋代著名词人柳永的一首作品。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大约为公元987年至1053年之间,即宋真宗至宋仁宗时期。在柳永的一生中,他经历了多次科举失利,曾多次出入京师,接触过各种各样的社会生活,对于下层民众的生活状态有深刻的了解。这些经历使得他的作品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这个时期的北宋正处于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各种文学艺术形式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传播。尤其是词这种艺术形式,更是得到了空前的繁荣。柳永作为这一时期的代表词人,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情感内涵,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