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四日记梦
断鼇立极有前闻,鬰鬰昌陵颠蘗春。
起自郇瑕形自著,晓然入梦匪纷纭。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断鼇立极的故事古已有之,那郁郁葱葱的昌盛景象犹如春天般生机勃勃。这起始于郇瑕之地,它的形态引人注目,使得梦境变得清晰而非纷繁复杂。
去完善
释义
"断鼇立极":指古代神话传说,造天地的四神合力断开大鼇的四足作为天柱,以稳定天地。这里借指建立皇朝。
"鬰欝昌陵":指高大的陵墓,这里是作者家乡湖南的昌山陵墓。
"颠蘗春":指春天的繁荣景象,颠指高,蘗为草木新生之意。
"起自郇瑕":形容事物的诞生或发源。
"晓然入梦":指梦境清晰,印象深刻。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八月十四日记梦》中,马廷鸾以断鼇立极、鬱鬱昌陵等形象词汇描绘出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他以神秘的历史传说开篇,暗喻国家的根基与权力;继而以鬱鬱的草木和昌陵暗示历史的沧桑演变。诗人通过叙述自己的梦境,将个人的思考和感悟融入其中,展现出作者对于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和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全诗节奏铿锵有力,充满激情与豪情,读来令人振奋。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八月十四日记梦》是南宋末年文人马廷鸾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75年前后,即南宋灭亡的前夕。这一时期,中国历史上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如蒙古帝国崛起并发动对南宋的进攻,以及民族英雄文天祥、陆秀夫等人的英勇抵抗。
马廷鸾在这一时期的遭遇也非常特殊。他曾任南宋官员,后因朝廷腐败、政治黑暗而辞官回乡。在退居田园期间,马廷鸾一直关注着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危亡。他在诗中表达了对故乡的热爱和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虽身处困境,但仍坚守气节的信念。
在这段时间里,马廷鸾还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如陆游、辛弃疾等人。他们共同关心国家大事,一起切磋诗文,相互激励。这些经历让马廷鸾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人生信仰和价值观念,也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综上所述,《八月十四日记梦》的创作背景包含了当时的历史事件、作者的亲身经历以及他与朋友们的交往等多个方面。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这首诗独特的意境和深远的内涵。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