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怀古
巫山幽阴地,神女艳阳年。
襄王伺容色,落日望悠然。
归来高唐夜,金釭燄青烟。
颓想卧瑶席,梦魂何翩翩。
摇落殊未已,荣华倏徂迁。
愁思潇湘浦,悲凉云梦田。
猿啼秋风夜,鴈飞明月天。
巴歌不可听,听此益潺湲。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巫山之地的幽暗深处,住着美丽的神女。
在艳阳之年,楚襄王被她的美貌所吸引。
夕阳下,他翘首以盼,渴望一睹芳颜。
当夜色降临在高山上,金色的灯光闪耀着,仿佛燃烧的青烟。
他躺在玉床上,思绪万千,梦想着自己的飞翔。
然而落叶凋零,繁华短暂,一切都在瞬间改变。
他的愁绪如同潇湘的流水,忧伤的心情如云梦的土地般沉重。
夜晚,风中的猿猴哀鸣,白天,大雁在明月的天空中飞翔。
那些庸俗的歌曲,实在难以入耳,只会让他更加惆怅。
去完善
释义
注释如下:
1. 巫山:指位于重庆的巫山山脉,这里因战国时楚国宋玉的《高唐赋》、《神女赋》中描述楚怀王与巫山神女的传说而著名。
2. 幽阴:阴郁阴暗之意,形容神秘莫测的气氛。
3. 神女艳阳年:指传说中的巫山神女最为美丽的时光。
4. 襄王伺容色:襄王,指的是楚怀王,他曾在梦中遇到巫山神女。伺容色,表示等待欣赏神女的美丽容颜。
5. 望悠然:悠然,悠然自得之意,楚怀王对神女怀着一种自由自在的欣赏态度。
6. 高唐夜:出自《高唐赋》,楚怀王梦见与巫山神女欢愉之地。
7. 金釭燄青烟:金釭,古代灯具;燄青烟,灯火闪烁的景象。
8. 瑶席:美玉制成的筵席,象征华贵的生活。
9. 摇落:指花叶凋谢飘落,借指繁华事物的衰落。
10. 潇湘浦:湘江的潇水和湘水的交汇之处,此处常用于表达离愁别绪。
11. 云梦田:云梦泽,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之一,现已分为洞庭湖、鄱阳湖等湖泊,此处代指广阔的风景。
12. 猿啼秋风夜,鴈飞明月天:古人常以猿啼、雁飞作为秋景的代表。
13. 巴歌:巴蜀地区的民歌。
14. 潺湲:流水缓慢而轻柔的样子,此处形容歌声婉转动听。
去完善
赏析
《巫山怀古》是唐代诗人刘希夷的一首描绘巫山女神和襄王神女的千古佳话的古风诗。诗中运用了大量象征性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美丽事物的眷恋之情。
首联“巫山幽阴地,神女艳阳年”展示了幽暗神秘的巫山之境,宛如明媚艳阳之神女。而颔联“襄王伺容色,落日望悠然”则以襄王之眼看神女,隐含了一种特殊的向往与留恋。
颈联“归来高唐夜,金釭燄青烟”描绘了巫山神女归来的场景,犹如金色灯火燃烧着青云般缥缈的画面。接下来,诗人在尾联中想象自己化为襄王,在巫山的瑶席上尽情享受与神女的共舞,发出美好祝愿的同时也流露出淡淡的忧伤。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笔锋一转,抒发了人生无常、荣华易逝的感慨,如“摇落殊未已,荣华倏徂迁”,以及无法摆脱忧愁的潇湘之浦,失去繁荣景象的云梦之田。
同时,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情感完美融合,通过生动形象的场景刻画表达内心的波澜:“猿啼秋风夜,雁飞明月天”,仿佛听到远古悠扬的歌声,让人深思不已。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手法、丰富且真挚的情感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具有神秘色彩的巫山仙境,使读者在领略古诗之美同时,感受到了古人对生命哲学的独到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巫山怀古》是唐代诗人刘希夷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唐玄宗天宝年间(742年-756年)。当时正值唐朝盛世,但已出现衰颓的迹象。
在这个时期,刘希夷的人生经历颇为丰富。他曾游历全国各地,见识了各地的山水名胜和古迹遗存。其中,巫山因其美丽的景色和历史悠久的文化积淀而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外,刘希夷在诗歌创作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的诗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既有描绘自然风光的诗篇,也有抒发人生哲理的佳作。在这首《巫山怀古》中,他以优美的文字表达了对巫山的赞美和对历史的感慨,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艺术才华。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