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寇即事十二首 其一
凶贼起何暴,数州俄见残。
杀人空骨乱,闻者为心寒。
世治官军怯,城孤守吏难。
天兵何日到,泪眼望长安。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暴力犯罪从何而起,短短时间内数州就被摧残得破败不堪。
满地的骸骨与死尸令人惶恐不安,听说的人无不感到心寒。
当世界太平无事时,军队缺乏勇气,独自在孤独的城市里,官员们深感困难。
英勇的士兵什么时候才能到来,我含泪凝望着遥远的京城长安。
去完善
释义
1. 寇:敌人;入侵者。
2. 即事:就眼前的事写点文章。这里指写诗。
3. 残:破坏;损害。
4. 杀:杀害;杀死。
5. 空骨:空寂的尸骨;指死者。
6. 闻者:听说这件事的人。
7. 为:因;因为。
8. 世治:指世道太平。
9. 官军:政府军队。
10. 怯:胆小;软弱。
11. 城孤:孤单的城墙;指孤立无援的城市。
12. 守吏:负责守卫的官员。
13. 天兵:神话中指天神派遣的军队;这里指朝廷派来的救兵。
14. 长安:古代中国陕西省西安市的别称,曾是多个朝代的都城。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战乱中的哀愁和期待。战争忽然爆发,许多地区在瞬间被破坏,人们陷入混乱和恐惧之中。社会安定的时候,官员们却胆小怕事,而孤独的城池中,守卫者们倍感艰难。诗人在泪眼中遥望长安,希望朝廷的军队能够早日到来,平息战乱。整首诗充满了悲剧气氛,展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以及诗人对和平的渴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避寇即事十二首 其一》是南宋诗人左纬创作的一首组诗,这组诗创作于宋末元初之际,其时正值金兵南下,中原战火纷飞。由于战乱影响,百姓生活困苦,流离失所,左纬对此深感忧虑,遂借诗抒怀。
在这个时期,左纬经历了人生的高峰和低谷。他曾因才华横溢而受到皇帝的赞誉,被任命为朝官;但由于对时局的失望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他辞官退隐,避居山林。在隐居期间,他关注民生疾苦,通过诗歌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切之情。
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十分复杂。一方面,南宋末年政治腐败,民不聊生,战争频发;另一方面,随着元朝的崛起,民族矛盾加剧,民族关系紧张。在这乱世之中,左纬以一颗赤诚之心,关注社会现实,抒发忧国忧民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