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陈庾
系马向山立,一桮聊奠君。
野烟孤客路,寒草故人坟。
琴韵归流水,诗情寄白云。
日斜休哭后,松韵不堪闻。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把马儿拴在山边,敬一杯酒来祭奠你。
山间孤独的旅客,路边的坟前长满了杂草。
悠扬的琴声如同流水般悠然自得,诗词的情感寄托在悠悠白云之上。
夕阳西下,别再哭泣,因为风吹过松树的声音实在让人难以忍受。
去完善
释义
《哭陈庾》周朴
1. 系马:将马匹拴在树上。
2. 向山立:面对山而站。
3. 一盃:一杯酒。
4. 聊:随意。
5. 奠:祭奠。
6. 孤客路:孤独的行人的道路。
7. 寒草:寒冷的草丛。
8. 故人:旧友。
9. 琴韵:指弹琴的声音。
10. 归流水:随流水而去。
11. 诗情:诗中的情感。
12. 寄白云:寄托在白云中。
13. 日斜:太阳西斜。
14. 休:停止。
15. 松韵:松树的风韵,这里指松涛声。
16. 不堪闻:不能忍受听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五言律诗以哀伤的气氛表达了诗人对亡友陈庾的怀念之情。开篇两句“系马向山立,一桮聊奠君”,通过描绘诗人在山中为亡友陈庾设祭的画面,展现了对逝者的深深悼念。接下来的四句分别描绘了孤客之路、故人坟墓、流水琴声和天空中的白云等自然景象,这些景象都传达了一种孤独、寂寥的氛围,进一步增强了诗的哀悼感。最后两句“日斜休哭后,松韵不堪闻”则暗示在太阳西斜时,不要过度沉浸在悲痛之中,因为自然的声音(如松涛之声)会提醒我们生活还要继续。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哭陈庾》是唐代诗人周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作于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左右。
当时,周朴正处于人生的低谷。他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尽管才情横溢,却得不到朝廷的赏识。在这样的背景下,他结识了同样怀才不遇的陈庾,两人成为了志同道合的朋友。然而,陈庾不幸英年早逝,周朴悲痛不已,写下了这首《哭陈庾》来悼念亡友。
在唐德宗时期,政治腐败,宦官专权,文人仕子的前途渺茫。周朴和陈庾都是那个时代的失意者,他们的遭遇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人才的埋没和不公。因此,这首诗不仅是对陈庾的哀悼,也是对那个时代文人士子命运的哀叹。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