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升山寺

标题包含
升山寺
升山自古道飞来,此是神功不可猜。 气色虽然离禹穴,峰峦犹自接天台。 岩边折树泉冲落,顶上浮云日照开。 南望闽城尘世界,千秋万古卷尘埃。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座山峰自古以来就是由天外来客造就的神秘圣地,这是令人敬畏的自然奇观难以揣测。尽管其远离了禹的传说之地,但山峰仍然与天台山紧密相接。在岩石边缘,瀑布从山间流淌下来,阳光穿透山顶的云层,使其更加壮丽。从这里向南望去,福建城市如同尘世的孤岛,而千年的历史却永远埋藏在尘埃之中。
去完善
释义
1. 升山:位于浙江绍兴东南, 是越王勾践种兰之处。 2. 飞来:飞来峰, 浙江杭州灵隐山前的著名景点,这里指代升山。 3. 神功:神仙的神通,这里表示自然景观的奇特神秘。 4. 禹穴:夏禹陵墓,在浙江省绍兴市。 5. 天台:天台山, 浙江省东部的名山。 6. 闽城:福建省福州市。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升山寺》描绘了升山寺的壮丽景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诗人通过对比升山寺与禹穴、天台的关系,展示了升山寺的独特地位和历史渊源。此外,诗中还提到了山泉瀑布、山顶浮云等自然景观,展现出升山寺周边环境的优美。最后,诗人以南望闽城的角度,表达了对于红尘世界的超脱之情和对历史沧桑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精神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升山寺》是唐朝诗人周朴创作的一首描绘寺庙景色的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9世纪末,周朴在经历了一生沉浮之后,选择在庙宇清修,寻找心灵的宁静。这一时期,国家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事业发展迅速,特别是佛教文化的影响,使得许多文人墨客选择遁入空门寻求心灵的慰藉。 升山寺所处的时代正处于晚唐时期,社会矛盾逐渐激化,贵族阶级奢侈腐败,民众疾苦,同时也出现了不少关心民瘼、忧国忧民的士人,周朴正是其中之一。他是一位典型的儒士文人,虽在官场沉沦多年,始终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最后在寂静的山林古寺找到了心灵的寄托。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