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塞上

标题包含
塞上
受降城必破,回落陇头移。蕃道北海北,谋生今始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受降城的防线必定被攻破,战败后只能退回陇头一带转移阵地。在遥远的北方边疆,百姓为了生计而忙碌,才知道生活的艰辛。
去完善
释义
1. 受降城:古代城市名,位于现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乌拉特前旗东北。这里指代唐朝对北方边境的军事防御体系。 2. 必破:一定会被攻破。这里形容战争的残酷性。 3. 落陇头:指战败的士兵被迫离开故乡。落,离开;陇头,古代指代家园。 4. 蕃道:指唐代北部边疆通往外族地区的道路。蕃,封建时代对周边民族的称呼。 5. 北海:古代指代北方地区,这里具体指代当时战争发生地。 6. 生计:谋生的办法。这里指战争中的士兵为了生存而努力寻找出路。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边疆战场的情景。首句“受降城必破”暗示战争在即,紧张气氛扑面而来。第二句“回落陇头移”则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法预料的变故。诗人以“蕃道北海北”来形容边疆战场的辽阔与遥远,同时也暗示着在这广阔的疆场上,生活充满了未知与挑战。最后一句“谋生今始知”意味着在艰苦的环境下,人们不得不为生存而拼搏奋斗,从而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边塞生活的独特见解,以及对战争、生活和人生的深入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塞上》是唐代诗人周朴的一首五言古诗,创作于唐末时期。在这个时期,藩镇割据、战乱频仍,民不聊生。诗人周朴原本是一个书生,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他的人生际遇颇有些坎坷。周朴在长安游历时,看到了民生疾苦和战争的惨烈,这使得他的诗歌充满了深沉的情感。 周朴在《塞上》这首诗中,通过描绘边塞的风光,表现了他对战争和民生苦难的关注。诗中的"鸟飞云外尽",表现了边疆战争的残酷;"人影月中疏"则表现了民生疾苦。而"过此关山者,谁嗟世事殊"更是揭示了诗人对战争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心。 总的来说,《塞上》这首诗是在唐末这个动荡的时期,通过描述边塞风光,表现了诗人周朴对战争和民生苦难的关注,展现了他的人文关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