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秋夜不寐寄崔温进士

标题包含
秋夜不寐寄崔温进士
愁多难得寐,展转读书床。 不是旅人病,岂知秋夜长。 归乡凭远梦,无梦更思乡。 枕上移窗月,分明是泪光。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忧愁过多难以入睡,在床上辗转反侧。 不是旅途中的病人,哪会知道秋天的夜晚如此漫长。 回到家乡的希望寄托在遥远的梦境中,没有梦境的时候更加思念家乡。 枕头上的月光透过窗户,仿佛是一抹泪光。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崔温进士:指唐代文人崔瀣,与诗人有交往。 2. 旅人:旅途中的人,此处为诗人自指。 3. 凭远梦:依靠遥远的梦境。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因忧愁而无法入睡,辗转反侧于床榻之间。诗中虽未明言作者为何而愁,但通过“愁多”和“展转”等词语可以窥见其内心的挣扎与不安。在这种心境下,诗人似乎觉得秋天的夜晚格外漫长。接下来的诗句表达出诗人的渴望:希望通过梦乡回到遥远的家乡。然而,越是思乡,越是难以入梦。最后两句描绘出诗人在月光下的身影,仿佛泪光中的画面,显得无比凄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秋夜不寐寄崔温进士》是唐代诗人周朴所创作的一首描绘秋天夜景和抒发寂寞情感的诗。这首诗约创作于公元876年,时值唐末乱世,皇帝昏庸,政治腐败,战乱频仍,民不聊生。 周朴身为一名文人,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难免感到孤独和忧愤。他一生志在修齐治平,但官场黑暗,无法施展才华。因此,他将一腔热情寄托于诗词歌赋,用文字表达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虑,以及个人理想和抱负的无奈。 周朴在诗中通过对秋夜美景的描绘,表达了他在人生旅途中的孤独和惆怅。然而,尽管身处困境,他对未来仍然充满期待,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为民族做出贡献。这首诗既是周朴个人的真实写照,也是那个时代的深刻反映,充分展示了唐朝末期文人的精神风貌和家国情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