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春中途中寄南巴崔使君

标题包含
春中途中寄南巴崔使君
旅人游汲汲,春气又融融。 农事蛙声里,归程草色中。 独慙出谷雨,未变暖天风。 子玉和予去,应怜恨不穷。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旅行者们兴致勃勃地游览四方,春天气息温暖和煦。 农忙时节里伴随着蛙鸣声,踏上归途时满眼都是绿意盎然。 唯独在谷雨节气的时候感到惭愧,因为天气尚未完全暖和起来。 子玉与我一同离去,应该会因心中的遗憾而难以释怀。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旅人:旅途中的人。这里指自己。 2. 游汲汲:形容旅途匆忙。 3. 春气:春天的气息。 4. 融融:暖和的样子。 5. 农事:农业生产的事务。 6. 蛙声:春天田里青蛙的叫声,代表春天的到来。 7. 归程:回家的路程。 8. 草色:春天的青草。 9. 独慙出谷雨:意思是春天将要结束,时光流逝,觉得惭愧。 10. 谷雨: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11. 暖天风:温暖的天风。 12. 子玉:人名,这里指崔使君。 13. 和予去:与我一同离去。 14. 应怜恨不穷:应该同情我心中无尽的遗憾。
去完善
赏析
本诗描述了春天的美好风光,诗人把春日的景色描绘得如诗如画,通过描写旅行、农事、归程等场景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诗中的“蛙声”与“草色”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气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而“谷雨”和“暖天风”则暗示了季节的更替,揭示了春天的短暂。最后两句表达了自己与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堪称古代诗词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中途中寄南巴崔使君》是唐代诗人周朴创作的一首抒怀诗。此诗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742年-756年)。 在这时期,唐朝已经过了盛世的顶峰,但由于国力的强大和文化的繁荣,社会仍然安定,经济发展,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发展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然而,这也为日后的安史之乱埋下了伏笔。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周朴身处南巴,这个远离京城的地区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同时也充满了战乱和贫困之苦。他在这里担任了地方官员,时刻关心民生疾苦,与民休戚与共。因此,他在此地留下了很多具有现实主义色彩的诗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