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书事
窗开双佛塔,水遶数鱼家。
酒剩沾邻里,时平买钓车。
童闲唯伴鹤,树老自成槎。
枕上关心事,侵晨扫落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窗户敞开,两尊佛塔耸立;溪水环绕,几户人家捕鱼。剩下的酒水可让邻居分享,太平盛世购买渔具方便。儿童闲暇时只与仙鹤为伴,树木老去自然成筏。睡觉时还牵挂着琐事,清晨便起来打扫落花。
去完善
释义
1. 窗开双佛塔:窗户打开可见双佛塔。
2. 水遶数鱼家:水面环绕着几户养鱼的人家。
3. 酒剩沾邻里:剩余的酒后共享给邻居们。
4. 时平买钓车:太平时期购买钓鱼工具。
5. 童闲唯伴鹤:儿童闲暇时以白鹤为伴。
6. 树老自成槎:老树盘根错节,形成曲折的枝干。
7. 枕上关心事:躺在床上挂念着心事。
8. 侵晨扫落花:在清晨时分清扫落花。
去完善
赏析
《幽居书事》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田园生活画卷。首联“窗开双佛塔,水遶数鱼家”为我们展现了一个静谧的居住环境:窗户打开,映入眼帘的是两座佛塔;周围环绕着河流,河岸上有几户人家。这样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与世隔绝的宁静与舒适。
颔联“酒剩沾邻里,时平买钓车”表现了诗人与邻居们的和谐相处。这里的“酒剩”并非指喝不完的酒,而是说分享剩下的酒给邻居们品尝。在和平时期,人们可以安心购买渔具,享受钓鱼的乐趣。这展现了乡村生活的朴实和宁静。
颈联“童闲唯伴鹤,树老自成槎”描绘了儿童的悠闲生活和树木的自然生长。孩子们与仙鹤为伴,无忧无虑地玩耍;古老的树木自然形成了奇特的形状,仿佛预示着岁月的沧桑。这一联深化了诗歌的意境,使读者更深刻地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美好与宁静。
尾联“枕上关心事,侵晨扫落花”则表达了诗人在乡村生活中的忧虑。尽管生活平静而美好,但诗人仍为心中的担忧而难以入眠。清晨起来,他忙着扫去飘落的花朵,以此排解内心的忧虑。这里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一种态度,也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丰富。
整首诗通过描绘乡村生活图景,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同时也传递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幽居书事》是南宋著名诗人叶绍翁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南宋中期,当时叶绍翁正值壮年,人生经历丰富,对于世事沧桑、人生无常有着深刻的体会。
在南宋时期,由于战乱频发,百姓生活困苦,文人墨客们多感慨时事,寄情山水。叶绍翁本人也是一位忧国忧民的士人,他深知国家的苦难和百姓的疾苦,因此在诗中表达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和平的渴望。
在这首诗中,叶绍翁以生动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他幽居山林、远离尘嚣的生活状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岁月如梭的感慨。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诗人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世界和平的期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