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叔清留饮座上感怀

标题包含
叔清留饮座上感怀
十夜不相见,一见又如初。 兄弟无人在,交朋却我余。 矢弧皆后挂,铭旐竞先书。 有酒堪留客,悲怀且扫除。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陈藻(1508年-1594年),字元洁,号乐轩,福建莆田人。明朝政治家、文学家。 陈藻于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中进士,历任南京户部主事、员外郎、郎中,后升任江西布政使司参议。在任期间,他廉洁奉...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十天没见面了,一见面感觉还像以前一样亲切。 兄弟们都离家在外,朋友们却经常陪伴在我身边。 箭和弓都往后放,把生死之事放在前头。 有酒招待客人,悲伤的情绪就先暂且抛开吧。
去完善
释义
1. 十夜:指时间相隔较久。 2. 一见:初次见面。 3. 兄弟无人:表示自己的兄弟都已离世。 4. 交朋:指朋友。 5. 却我余:即“我余却”,语序倒装,意为“把我留下”。 6. 矢弧:指箭和弓,这里比喻射猎。 7. 铭旐:指出丧礼用的铭旌。 8. 有酒:指备有美酒。 9. 堪:能,可以。 10. 扫除:清除、消除。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陈藻与叔清的久别重逢开篇,表现出诗人与朋友之间深厚的友谊。在诗歌的第二句中,“一见又如初”体现出他们之间的感情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褪色,反而更加深厚。接下来的诗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孤独处境的感慨:“兄弟无人在,交朋却我余。”这两句诗暗示了诗人与家人和朋友的疏离,让他倍感寂寞。紧接着的两句“矢弧皆后挂,铭旐竞先书”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死无常的感悟,以及人们对身后之事的关注。最后两句“有酒堪留客,悲怀且扫除”则通过劝酒这一场景,反映出诗人对悲伤情绪的暂时搁置,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叔清留饮座上感怀》,是由南宋著名诗人陈藻所创作的。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即南宋中期。在这段时间里,陈藻的个人经历颇为丰富。他出生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成年后成为一位著名的学者和诗人。然而,他在科举考试中的多次失利使他备受挫折。尽管如此,他依然坚持写作,以诗歌寄托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 在这一时期,中国正处于南宋与金朝的对立之中,战事不断。南宋虽然偏安江南,但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发展迅速。然而,对外战争的屡屡失利使得民众对朝廷的信心逐渐丧失,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这种时代背景深刻地影响了陈藻的诗歌创作,他的许多作品都表达了对于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民生疾苦的关切。 在这首诗《叔清留饮座上感怀》中,陈藻通过对友人相聚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在艰难时世中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他也通过对自身遭遇的感慨,抒发了自己在逆境中的坚定信念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总的来说,这首诗既展现了陈藻个人的才情和品格,也反映了南宋中期社会的历史风貌和民间疾苦。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