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登舟客有诵杜诗春水船如天上坐之句因成一绝

标题包含
登舟客有诵杜诗春水船如天上坐之句因成一绝
暖风收拾乍晴烟,春水西湖并半船。 若使杜陵轻著眼,应言直下是青天。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和煦的微风渐渐吹散刚刚放晴时的烟雾,春水初生,湖面浩渺如西湖般辽阔。如果让杜甫用他那双敏锐的眼睛来欣赏这里的美景,他会说这简直就像是人间的天堂。
去完善
释义
1. 杜诗:指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诗。这里特指其中的诗句“春水船如天上坐”。 2. 收拾:指整理、整顿。 3. 乍晴:形容刚刚放晴的天气。 4. 并半船:指湖水和船只各占一半的画面。 5. 杜陵:指杜甫的故居所在地,位于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南郊。 6. 轻著眼:指轻易地看。 7. 应言:表示推测。 8. 直下:向下看。 9. 是:判断动词,表示肯定。 10. 青天:蓝天。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徐恢的作品,描述了春天西湖的美丽景色。首句“暖风收拾乍晴烟”描绘了春风拂面、阳光和煦的景象,仿佛是刚刚从雨后放晴的烟雾中挣脱出来。第二句“春水西湖并半船”则巧妙地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湖水与船只的比例夸大了,使得人们仿佛置身于浩渺的宇宙之中。 然而,在这两句话中,诗人并没有把重点放在对风景的描绘上,而是通过暗示,引导读者去联想杜甫的名句——“春水船如天上坐”。这里的“若使杜陵轻著眼,应言直下是青天”可以理解为:如果让杜甫看到这样的美景,他一定会写出更为精彩的诗句。整首诗的风格典雅、婉约,既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又流露出对前辈诗人的敬仰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在南宋末年,时局动荡不安,外患严重。然而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徐恢却能以开阔的胸怀和敏锐的眼光,感受生活中的美好点滴。他的诗作充分反映出他独立不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是在1279年左右,这一年宋朝已经岌岌可危,面临灭顶之灾。此时徐恢或许正好处于长江上游一带,忽闻舟客朗诵杜甫的诗句“春水船如天上坐”,触发了他的灵感,因此写下了这一首表达他人生态度的绝句。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