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西兴偶成
痕痕雪壁隠疎烟,正是西兴落日边。
潮水退黄山送碧,问人还有渡江船。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雪痕落在稀疏的烟雾中,这正好是太阳在西边落下的地方。潮水退了,黄山呈现一片碧绿的颜色,想问问大家有没有渡海的船只?
去完善
释义
【词句注释】
1. 痕痕雪壁:形容雪后的墙壁,由于阳光照射和融化,雪迹斑驳的样子。
2. 西兴:古地名,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与对岸的绍兴县东浦镇隔江相望,是浙东运河的重要渡口。
3. 黄山:指长江中的黄山山脉,在今安徽省境内。
4. 渡江船:从长江的一岸摆渡到另一岸的船只。这里指的是从西兴渡口渡过钱塘江的船只。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江南水乡景色,诗人通过观察日落时分江边的痕迹、雪壁上的疏烟、潮水退去后的黄沙滩以及穿梭在水面上的渡船等元素,展现了江南水乡特有的悠闲与恬静氛围。
“痕痕雪壁隠疎烟”一句以细微的角度刻画了江边环境的宁静,突显出江南水乡的魅力;“正是西兴落日边”则暗示着时间,为画面增添了动感和生机;而“潮水退黄山送碧”则描绘了傍晚时分潮水退去、黄沙滩露出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变化和韵律。最后,“问人还有渡江船”则为这幅画面注入了人文气息,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在这一时刻的内心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江南水乡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敏锐捕捉,从而实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望西兴偶成》是南宋著名诗人、词人徐恢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淳熙五年(1178年),正值金国与南宋的对峙时期。在这段时间里,徐恢的家乡临安府(今浙江杭州)成为南宋的都城,政治氛围活跃,文化事业繁荣,这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厚的土壤。
在人生际遇方面,徐恢出生于书香门第,家境殷实。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中举。尽管如此,他并未放弃文学创作的追求,一直勤奋写作。在南宋初期,他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如陆游、范成大等,这些人都成为了他诗歌创作的良师益友。
在时代背景方面,当时南宋正处于与金国对抗的时期,民族矛盾尖锐。然而,由于统治者对金国的妥协政策,使得南宋内部的社会矛盾也逐渐加剧。在这种背景下,许多文人志士纷纷投身于抗金事业,呼吁改革内政,改善民生。徐恢也不例外,他的诗歌作品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民族尊严的捍卫。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