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刘宾客诗再赋
山泉何地发轻雷,直使烟云对面开。
可惜隠侯无妙语,却教诗自雍州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山涧泉水的源头在哪里响起了轻微的雷声,让烟云在山对面绽放。遗憾的是,这里的景色没有让善于描绘隐逸生活的诗人发出美妙的诗句,反而让来自雍州的诗人留连忘返。
去完善
释义
《读刘宾客诗再赋》是清朝诗人徐恢创作的一首古诗。以下是注释:
1. 刘宾客:指唐朝文学家刘禹锡,字梦得,曾任监察御史,因与王叔文等改革政治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又称“刘朗州”。后任宾客之职,世称刘宾客。
2. 徐恢:清朝诗人,生平事迹不详。
3. 泉山:地名,位于中国山西省吕梁市岚县境内,以风景优美著称。
4. 何地发轻雷:形容山中泉水发出的声音如同轻轻的雷声。
5. 烟云:指云雾缭绕的景色。
6. 对面开:形容景物如画,仿佛近在眼前。
7. 隠侯:此处指刘禹锡。因刘禹锡曾任朗州司马,故有此称呼。
8. 妙语:美妙的诗句。
9. 却教:反而让。
10. 雍州:古九州之一,包括现在的陕西省中部北部、甘肃省东南部和青海省东北部地区。这里泛指西北地区。
去完善
赏析
《读刘宾客诗再赋》是一首赞美刘禹锡诗歌之美的诗篇。开篇两句以“山泉”和“轻雷”作为意象,形象地描绘出刘禹锡诗中富含生机与活力的一面。诗人借此表达出刘禹锡的诗才犹如来自天然的山泉,充满活力和力量。接下来的两句则是感叹刘禹锡的才华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他的诗名未能如他诗才那样显赫,只能使诗歌从遥远的地方传来。这首诗歌既是对刘禹锡诗歌的高度赞誉,也是对这位才子未能得到世人充分认识的不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读刘宾客诗再赋》是南宋诗人徐恢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2世纪初,正值宋徽宗时期。在那个时候,社会繁荣,文化艺术空前兴盛。诗歌以阅读唐代著名文学家刘禹锡的诗作为主题,表达了对前人的敬仰和对诗歌的热爱。
徐恢本人一生经历了北宋末年的战乱和南宋初年的重建。他的仕途并不顺利,多次被贬谪,这使得他对人生有了更多的感悟和理解。在与刘禹锡相隔几百年的时间里,他们都有过相似的遭遇,都曾在宦海沉浮,因此对刘禹锡的诗歌有着深刻的共鸣。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徐恢通过对刘禹锡诗歌的阅读,感受到了诗歌的魅力和力量。他希望能够像刘禹锡一样,用文字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传达出内心的感受和思考。同时,他也希望通过学习刘禹锡的诗风,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为后人留下更多优秀的诗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