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三贤堂

标题包含
三贤堂
六井犹存记,三贤尚有堂。 地连金色界,庙接水仙王。 市井空陈迹,杉松只旧行。 唯公识真意,此处酒难忘。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六井仍然保存着历史的记忆,三位贤者还留有他们的讲堂。 这块土地与金色的境界相连,庙宇紧挨着水仙王的地方。 虽然市镇的街巷已变得空空荡荡,只有杉树和松树依然像从前一样站立。 只有他才真正了解这里的意义,在这里喝的酒让人难以忘怀。
去完善
释义
1. 六井:西湖的六个泉眼。 2. 三贤堂:指西湖附近的三贤祠,祭祀唐代的白居易、南唐的苏轼和明代的张岱三位文人雅士。 3. 金色界:佛教语,指西方极乐世界。这里借指西湖的美景。 4. 水仙王:水仙花的花神,代指水仙花。 5. 空陈迹:指现在已看不到过去的痕迹。 6. 唯公识真意:只有白居易了解西湖的真谛。
去完善
赏析
《三贤堂》是明代诗人徐恢的一首描绘古建筑的诗歌,全诗情感深沉而富有哲理。前两句“六井犹存记,三贤尚有堂”描述了三贤堂的存在,以及三贤的故事。三贤指的是范蠡、张翰和陆龟蒙三位历史上的名人,他们的故事在世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接下来的四句,“地连金色界,庙接水仙王。市井空陈迹,杉松只旧行。”中,诗人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繁华落尽后的孤独与惆怅。虽然市井已经不再是当初的繁华景象,但那些古老的松树依然坚守在那里,见证了历史的沧桑。最后两句“唯公识真意,此处酒难忘。”则以酒为寄托,表达出诗人感慨岁月无情、人事如梦的情感。这首诗借景抒情,寓情于物,使人深刻体会到诗人内心的无奈与怀旧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三贤堂》是徐恢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明朝初期,当时的皇帝是朱元璋。在朱元璋的统治下,国家逐渐繁荣起来,人民的生活也逐渐改善。然而,这个时期也是文人士大夫们被严格管制的时期,他们必须小心翼翼地行事,以免触怒皇帝。 在这个时期,徐恢的人生际遇颇有些波折。他曾因为直言不讳而被贬为庶民,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气馁,反而更加坚定地追求自己的理想。他的这种精神得到了许多人的敬仰和支持,这也为他后来恢复官职打下了基础。 在这个时代,科举制度已经非常成熟,文人墨客们纷纷通过科举考试来谋求功名。然而,这个时期也是政治斗争激烈的时代,文人墨客们在官场上的命运往往难以预测。在这样的背景下,徐恢选择了坚持自己的信念,用自己的才华为国家做出贡献。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