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登楼

标题包含
登楼
川上值楼开,寒山四面来。竹吹人语远,峰碍鸟飞回。 生死别离陌,朝昏云雨堆。谁知独立意,溅泪落莓苔。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洞(生卒年不详),字才江,唐代诗人。他的生平事迹记载较少,主要活动在唐宣宗大中年间(847-860年)。 据《全唐诗》记载,李洞是京兆人,即今陕西西安一带。他出身于书香门第,家境富裕,但本人却生活...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江边的楼上,四面的山峰显得寒气逼人。远处竹林间传来人声,鸟儿被山峰阻隔而飞回。生死别离,如同陌路之人,清晨黄昏,云雨积聚不散。谁能理解独立的意境,只能任泪水洒落,沾染莓苔。
去完善
释义
1. 川:指河流;这里泛指河流上游地区。 2. 值:遇见。 3. 楼:楼阁,指诗人在游览过程中登上的一座楼。 4. 开:开放,这里表示楼房的大门敞开。 5. 寒山:寒冷的山区;这里可能指的是诗人所在的秦岭山脉的一部分。 6. 四面来:从四面八方涌来。 7. 竹:竹子,这里的竹风吹是指风吹过竹林的声音。 8. 人语远:远处人们的说话声随着风儿飘荡而来。 9. 峰:山峰;这里指诗人所在的楼宇周围的山峰。 10. 碍:阻碍,妨碍。 11. 鸟飞回:鸟儿在飞行过程中遇到了山峰的阻挡,被迫折返回来。 12. 生死别离陌:生死离别本是不同的路,这句话是说人们在分别时会各走各路,之后的生活也会各不相同。 13. 朝昏:早晚,即一天之内的时间变化。 14. 云雨堆:形容云彩与雨水交织在一起的场景。 15. 独立意:独自站立的意愿。 16. 溅泪:指眼泪滴落。 17. 莓苔:一种生长在地表的植物,此处指代诗人所在的户外环境。
去完善
赏析
《登楼》是唐代诗人李洞的一首五言诗。诗人以登高之景,抒发了内心的离愁与孤独之情。这首诗结构紧凑,语言质朴,寓意深远。 首联“川上值楼开,寒山四面来”,描绘了诗人登上高楼的情景。“川上”意味着诗人站在高处,俯瞰着河流。此时,高楼打开了,四周环绕着寒冷的群山。这两句诗为整首诗营造了一种寂寥、空旷的氛围。 颔联“竹吹人语远,峰碍鸟飞回”,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周围的景象。风吹过竹林,带走了人们的说话声;山峰阻挡了飞鸟的飞行轨迹,使它们不得不折返回来。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孤独的感慨。 颈联“生死别离陌,朝昏云雨堆”,诗人提到生离死别的悲剧时有发生,而天地间的云雨则在朝夕之间堆积起来。这两句诗暗示了生命的无常和自然的无情,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无奈。 尾联“谁知独立意,溅泪落莓苔”,诗人感叹谁能理解他此刻独立高处的情感呢?只有泪水滴落在青苔上。这两句诗将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推向高潮,给人以强烈的共鸣。 总的来说,《登楼》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生死离别、孤独无依的感慨。诗人在抒发个人情感的同时,也揭示了人生的普遍主题。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登楼》是唐代诗人李洞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在唐朝晚期,具体年份尚无明确记载。在这段时间里,唐朝正处于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末期,诗歌艺术却依旧繁荣。 李洞生活在这一时期,他本人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追求内心世界的平和与宁静。在《登楼》一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家乡故土的深深眷恋之情。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由于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许多有志之士无法施展才华,这使诗人深感忧国忧民的责任感。此外,唐王朝后期的经济逐渐衰落,民生疾苦日益严重,这也给诗人带来了深重的忧患意识。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