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兴寺
路僻今芜翳,寒厨尚起烟。
僧依三佛住,门与数峰连。
雨润苔封塔,年深竹覆泉。
创时灵异事,犹有断碑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如今小路已被荒草覆盖,寒冷的厨房仍升腾着炊烟。
僧人们依靠三位佛陀而居住,门前则是连绵起伏的山峰。
雨水滋润过的青苔覆盖了古塔,岁月流转中竹子覆盖了清泉。
在开山建寺的时候曾经发生的神秘事情,现在还能从断碑上读到记载。
去完善
释义
《瑞兴寺》:本诗描写的是作者探访位于偏僻地区的瑞兴寺时的所见所感。
1. 路僻今芜翳:描述了瑞兴寺的地理位置偏僻,现在已杂草丛生,遮天蔽日。“路僻”指道路偏远;“今芜翳”指现今荒芜且被草木覆盖。
2. 寒厨尚起烟:描述寺庙厨房还升腾着炊烟,显得温暖而有人气。“寒厨”指寒冷的厨房;“尚起烟”表示仍然在烧火做饭。
3. 僧依三佛住:描述僧人依靠三位佛祖得以安居。“僧依三佛住”是宗教中的一种信仰观念,即认为僧人在佛的庇护下得到安定的生活。
4. 门与数峰连:描述寺庙的大门和周围的山峰相连。意味着寺院位置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具有隐世的意味。
5. 雨润苔封塔:表达雨水滋润后,青苔覆盖了古塔,使它看起来更为古朴庄重。“润苔封塔”形象地描绘出瑞兴寺的古老氛围。
6. 年深竹覆泉:描绘寺庙内年深日久的竹林遮挡了泉水。表达了寺庙历史悠久,充满禅意的环境。
7. 创时灵异事:回顾瑞兴寺创立之时发生的神奇事情。“创时”指的是瑞兴寺创立之初;“灵异事”可以理解为传说、故事或者神话等不可思议之事。
8. 犹有断碑传:指瑞兴寺虽历经风雨,仍有断碑承载着这些神奇的往事流传后世。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瑞兴寺的敬意。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所见瑞兴寺的景象,诗中透露出一股荒凉而宁静的氛围。“路僻今芜翳”表达出道路偏远、荒芜的场景;“寒厨尚起烟”中的“寒厨”指的是厨房,“尚起烟”则表明还有炊烟升起,表现僧人们依然在此生活。随后“僧依三佛住,门与数峰连”两句说明寺庙坐落在山脚,僧人依靠信仰居住在其中。下一句的“雨润苔封塔”描述的是雨水滋润后的青苔覆盖在古塔上,象征着岁月的痕迹。紧接着的“年深竹覆泉”表示经过多年的生长,竹子已经覆盖了流淌的泉水,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画面。最后的“创时灵异事,犹有断碑传”意思是,虽然瑞兴寺早已荒废,但依然能够从断碑上了解到创立时的神奇传说。总的来说,这首诗歌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瑞兴寺的沧桑变迁,并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敬畏和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瑞兴寺》这首诗是由南宋诗人释圆悟所创作的。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宋宁宗时期(1194-1224年),这个时期是南宋政权相对稳定的时期,但同时民间矛盾和民族矛盾仍然尖锐。
释圆悟在这个时期的经历丰富,他不仅是一位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还是一位佛教学者。他的诗歌作品大多以描绘自然山水、表达个人情感为主,表现出超脱世俗的精神风貌。
在宋宁宗时期,佛教在中国南方地区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许多寺庙得以重建和修复。瑞兴寺就是其中之一,位于福建武夷山地区,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刹。释圆悟在此期间游历了瑞兴寺,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描绘瑞兴寺景色的诗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