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鹤仙·秋感
泪荷抛碎璧。正漏云筛雨,斜捎窗隙。林声怨秋色。对小山不迭,寸眉愁碧。凉欺岸帻。暮砧催、银屏翦尺。最无聊、燕去堂空,旧幕暗尘罗额。
行客。西园有分,断柳凄花,似曾相识。西风破屐。林下路,水边石。念寒蛩残梦,归鸿心事,那听江村夜笛。看雪飞、苹底芦梢,未如鬓白。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荷花眼泪飘散如同碎玉,恰如漏云中的雨滴,斜斜地穿过窗缝。树林的声音在抱怨秋天的到来,对着小山叠翠,眉头紧蹙,郁郁葱葱。秋天的凉意让头巾略显单薄,傍晚的捣衣声催促着银屏上的刺绣进展。最令人惆怅的是燕子离巢,堂上无人,只有旧的帷幕和昏暗的尘色交织在一起。
旅客们,这西园的景色也曾让人熟悉而断肠。西风扫过木屐,沿着林间小路,涉水而过,一切都显得那么萧瑟。想着寒冷的蟋蟀留下的梦境,大雁归来时的心情,却无法听到江边的夜笛。看着白雪纷飞,落在浮萍和芦苇之上,却依旧无法掩盖满头白发。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泪荷抛碎璧:形容雨滴从荷叶上滑落的样子。
2. 漏云筛雨:指天空中的云朵仿佛筛子一样将雨水过滤下来。
3. 林声怨秋色:树林里的声音似乎在抱怨秋天的到来。
4. 小山不迭:小山不断变化的形象。
5. 寸眉愁碧:形容眉头紧皱的样子。
6. 凉欺岸帻:秋天的寒气让人戴上了头巾。
7. 暮砧催:傍晚的捣衣声催促着人们做新衣。
8. 银屏翦尺:剪下银色的屏幕。
9. 燕去堂空:燕子离去后,屋子里显得空荡荡的。
10. 旧幕暗尘罗额:古老的幕布上沾满了灰尘。
11. 西园有分:在西园里有分别的时候。
12. 断柳凄花:折断的柳树和凋零的花朵。
13. 西风破屐:形容秋风猛烈地吹过,打破了木屐。
14. 寒蛩残梦:寒冷的天气里,蟋蟀的叫声让人的梦境变得凄凉。
15. 归鸿心事:大雁回归时的心情。
16. 江村夜笛:夜晚的江边传来悠扬的笛声。
17. 看雪飞、苹底芦梢:观察雪花飘落在水面上的情景。

去完善
赏析
《瑞鹤仙·秋感》描绘了秋天萧瑟的景象以及作者内心的忧郁之情。“泪荷抛碎璧”一句以荷叶的凋落为象征,表现出秋天的凄凉和无助。随后,作者通过“林声怨秋色”和“寸眉愁碧”等词句,表达出对自然景色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无奈。接着,描述了夜晚的秋风和远去的飞燕,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孤独、悲伤的氛围。最后,通过“看雪飞、苹底芦梢,未如鬓白”一句,暗示出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整首词情感深沉,给人以强烈的共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瑞鹤仙·秋感》是南宋著名词人吴文英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创作于公元1260年左右,正值南宋晚期,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在这段时间里,吴文英的生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从浙江临安来到苏州,担任幕僚一职,开始了漫长的漂泊生涯。
在这段时间里,吴文英经历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他的作品在展现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反映了这个时代的风貌。《瑞鹤仙·秋感》一词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在这首词中,吴文英以秋天的萧瑟为背景,抒发了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用细腻的文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战乱中失去亲人的悲痛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总的来说,《瑞鹤仙·秋感》这首词是吴文英在那个特殊时期对个人生活和时代背景的真实写照,展现了他在面对困境时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