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广西郑经干并简经略
五岭宜人地,君今捧檄行。
但拚穷彻骨,不到黯无声。
婉画从违里,编氓休戚情。
祖筵谁执爵,三祝石先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五岭地区风景宜人,如今你奉命前往那里履职。
只要忍受住贫困艰辛,就一定能抵达光明的未来,而不至于黯淡无光。
在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中,要时刻关注民生疾苦。
在饯行的宴席上,谁来举杯祝福石先生?
去完善
释义
五岭:这里是指位于湖南南部与广东北部交界处的五座大山,分别是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和大庾岭,是我国南方的重要地理分界线。
宜人地: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
檄: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晓谕的文书。
拚:舍弃,不顾惜。
穷彻骨:意思是极度的贫困。
黯无声:形容极其悲伤或失落的心情。
婉画:委婉地陈述。
从违:顺从与违背。
编氓:指普通百姓。
休戚情:表示共同感受悲喜的感情。
祖筵:饯别宴席。
执爵:拿着酒杯敬酒。
三祝:即“三献”,古代祭祀时三次献酒。
石先生:这里指的是石达开,他是太平天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送广西郑经干并简经略”,是作者曾由基赠予即将赴任广西的郑经干的诗作。首句“五岭宜人地”以五岭之地的美好风光开篇,表达了诗人对这一地域的热爱和向往。接下来的诗句“君今捧檄行”则揭示了郑经干即将出发前往广西任职的事实。接下来诗人通过表达郑经干决心穷尽一切办法来解决问题,意味着他在地方治理上会有很大的决心和努力。而“不到黯无声”这句,作者则是希望他的声音能够得到民众的普遍认可和支持,反映出他对郑经干的信任与期望。
在诗歌的后半部分,诗人提及了当地民众的生活状况,以及他们在郑经干上任后所寄予的期待。其中的“婉画从违里”传递了诗人对于郑经干治理智慧的肯定,认为他能够准确判断和处理各种复杂情况。“编氓休戚情”则是表达了诗人关心百姓福祉的深情厚意。最后一句“祖筵谁执爵,三祝石先生”,诗人用设问的方式表达了郑经干赴任之际的祝愿,寄托了对他的深深祝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歌《送广西郑经干并简经略》是南宋著名文人曾由基所作。曾由基生活在南宋晚期,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在他的生涯中,他多次担任地方官员,对民生和国事有深厚的见解和感情。这首诗就是他在送别好友郑经干出任广西经略使时所创作的。
在当时,南宋国力日益衰微,边境时常受到北方金国的侵扰。广西作为南宋的南疆地区,战略地位十分重要。郑经干出任广西经略使,意味着他要肩负起保卫边疆的重任。曾由基在诗中对好友表达了深厚的关心和期许,同时也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在这首诗中,曾由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他借用壮丽的山河景色,寓意国家的疆域广大和民族的强大。同时,他也表达了希望友人能够在维护国家利益方面做出贡献的愿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晚期,正值国家内外交困之际。诗人曾由基以其深厚的文学素养和敏锐的政治洞察力,通过送别友人的情景,表达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