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蜡梅
孤芳不被雪霜欺,占得南枝最崛奇。
气骨不凡风韵少,吕医初见退之诗。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孤独的花朵不会被冰雪欺凌,占据南方的枝头显得格外独特。它的气质与风采与众不同,连名医吕医第一次看到它时,都想起了一首诗。
去完善
释义
1. 曾由基: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字由基,号秋塘,南康军都昌(今江西省都昌县)人。曾任刑部郎官。
2. 嘲蜡梅:是曾由基的一首咏物诗,以蜡梅为题,赞美其品质高洁,不与凡花为伍的精神风貌。
3. 雪霜欺:指雪花与寒霜对蜡梅的压迫。
4. 南枝:指南方的花枝,这里暗指蜡梅的生长位置。
5. 崛奇:奇特,不寻常。
6. 气骨不凡:形容蜡梅的气质与众不同。
7. 风韵少:指蜡梅的风姿高雅,少有俗气。
8. 吕医初见退之诗:吕医,即唐代诗人吕温,他的诗中也曾描绘过蜡梅的形象;退之,即韩愈,字退之,他的诗中也描绘过蜡梅的形象。这里用来强调蜡梅的独特之美。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嘲蜡梅》以蜡梅为题,表达了作者曾基对于蜡梅的独特见解。诗句“孤芳不被雪霜欺,占得南枝最崛奇”,描绘了蜡梅在严寒的冬季中独自绽放,傲霜斗雪的坚韧品质,同时展现出蜡梅占据南枝、与众不同的独特风貌。“气骨不凡风韵少,吕医初见退之诗”则表达了对蜡梅虽气骨不凡却略显单调、单薄的风韵的微词,同时以吕医和韩愈的诗作为比喻,暗示这首诗或许并未充分展现蜡梅的韵味。整体而言,这首诗歌既赞美了蜡梅的品质和特点,又对其略有微词,呈现出一种矛盾而又和谐的审美观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嘲蜡梅》是明代诗人曾由基的一首咏物诗,描绘了蜡梅在严寒的冬天盛开的特点。这首诗歌创作于明朝中期(约15世纪末)。
在这期间,曾由基经历了官场生涯的高潮和低谷。他在年轻时就表现出才华横溢,受到皇帝的赏识,进入仕途。然而,后来他因为直言不讳,得罪权贵,被贬谪到偏远地区。这一人生经历使他更深刻地体会到人生的起起落落,也使他对蜡梅的品质有了更深的理解。
明朝中期的社会风气崇尚儒家思想,强调个体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权力和利益的争夺导致许多正直之士受到排挤和打压。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曾由基以蜡梅为象征,表达了对自己以及那些坚持真理、坚守品质的人们的赞美和同情。
去完善